(人名)唐京兆府昭应县(今陕西临潼县治)人,姓马氏,以天宝五年生。幼颖悟,师事大照禅师,随从见其师不空三藏。不空一见异之曰:我法教,汝实兴之。遂就受三密四曼之秘奥。后奉代宗奏对法要,为内道场之护持僧,住长安青龙寺东塔院。尔来受德宗顺宗之崇敬,为三朝之国师,威德高于朝野,四众被化者多。义明、义圆、辨弘、慧日、义操、惟上、玫台、操敏、坚通等,皆入其门。日僧空海入唐,亦谒师,受不空所传之密藏焉。年六十寂。著有阿阇梨大曼荼罗灌顶仪轨一卷,金刚界金刚密号一卷等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术语)弘大之誓约与志愿也。如上所解正信偈曰:闻信如来弘誓愿,佛言广大胜解者。...【萨婆迦摩】 翻乐欲,好乐希须也。净名疏云:根是过去,欲是现在,性是未来。若过去善根牢固成就,今生对缘则...如来喜,梵名 Tathāgata-muditā,音译怛他誐多母你多。为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释迦院外列,位于佛北方第八位之菩萨...世间一切皆生灭虚妄之相。无生者,谓无虚妄之生。既无有生,云何有灭?不生不灭,乃究竟实相也。...忘念者,烦恼相应念为体,散乱所依为业。...【爱有二种业】 p1204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:爱有二种业。一、引诸有情流转生死,二、与取作缘。引诸有情流转生死者...南齐时代之道士。吴兴郡(浙江吴兴)人。文宣王萧子良曾召其礼佛,拒而不赴。著有正一论,旨在倡导佛、道二教之一致...(经名)一卷,刘宋涅槃京声译。佛及难陀、阿难、罗云,亲送净饭王之丧,以彰孝道。...【立正相论】 p0531 显扬五卷一页云:立正相论者:谓无倒施设一切诸法自相,共相、因相、果相,如是等论。...【十想】 p0098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六卷一云:十想、谓无常想、无常苦想、苦无我想、死想、不净想、厌食想、一切世...亦名:与女人露坐戒犯相 子题:一寻 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十诵,与女露地坐,随起还坐,随尔数堕。相去一寻内堕,...如是我闻: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,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、天龙八部,悉皆云集。 尔...尔时,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,偏袒(tǎn)右肩,合掌向佛,而作是言:世尊,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? 佛告无尽意菩...《瑜伽菩萨戒本》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,已受菩萨所受净戒,应自数数专谛思惟:此是菩萨正所应...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,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,法眼禅师问:你参加我的法会有多久了? 监院说:我参加禅师的法会已经有...
当我们发了菩提心,所要处理的,就是内心的问题。发菩提心只是设定一个目标,在过程当中,我们要处理的是云何应住,...
1、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,所以你的目的就是怎么样?使令他改变,而这个时候你的善巧就很重要。诸位要记...
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。修行以念佛为稳当。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。疾病以减食为汤药。 烦恼以...
关于咒的发音,无论你念得多么准,都是汉字发音,都不是梵文的元音发音,所以,不要特别执着,只要念着感觉不错,能...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,各位佳宾大德,各位同修: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,与诸位互相来研究,敬请诸...
人为什么要学佛呀?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,不可爱、不光泽、不称意、不可念的。没有老病死我们也不用学佛,所以世...
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,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,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,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,就一个人到...
惠果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惑趣 | 下篇:惠利 |
(名数)像器笺十四曰:五百罗汉名,莫闻藏乘说。近有南宗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碑一卷刊布,亦不载本据矣。案殆因佛...
弘誓愿
萨婆迦摩
如来喜菩萨
无生
忘念
爱有二种业
孟景翼
净饭王般涅槃经
立正相论
十想
独与女人露地坐戒犯相
【大藏经】浴佛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
【大藏经】瑜伽菩萨戒本
真正的自己

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,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

修行法语

修行以念佛为稳当

不要执著咒语的发音
李炳南老居士《因果可转变》

学佛是为了什么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