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六卷一云:十想、谓无常想、无常苦想、苦无我想、死想、不净想、厌食想、一切世间不可乐想、断想、离想、灭想。如彼卷至末广说。
佛教词典 > 法相辞典 > 正文
【无惭无愧】 p1059 瑜伽六十二卷一页云:云何无惭无愧?谓观于自,或复观他,无所羞耻,故思毁犯。犯已不能如法出...虚妄的意念,亦即凡夫贪恋六尘境界的心。...为佛三十二相之一,即指佛陀胸上之卍字。观佛三昧经卷三(大一五·六六一中):“是时世尊披僧祇支,示胸德字,令比...【臭处】 p0949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:屎尿不净,变坏所成;故名臭处。...(名数)断法不再起之三种也:一、自性断。智慧起时,烦恼暗障,自性应断,故名自性断。二、不生断。得法空时,使三...因前世两舌,向此说彼,向彼说此,斗构是非,离间和合,致令乖分,故今生感此二种报。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,二种两舌...(术语)不火化而全骸入于塔中者。四葬中之埋葬也。佛者虽以火化为本,而因法华多宝塔中有全身舍利及迦叶鸡足山入定...(人名)往古眼力王最后之一子。生时有无量吉祥福德之祥瑞,因而名为福力。见福力太子因缘经一。...(术语)真空妙有之法也。即台家三谛中,假谛之诸法。因之谓法身之色相云真善妙有之色。...(譬喻)贫女不知埋伏宝藏,困穷贫苦。智者教之,使发掘,得大安乐。以喻众生不知有佛性,自沉沦于生死,佛教之使悟...亦名:摇身戒缘起 含注戒本·百众学法:“佛在舍卫,六群摇身入白衣舍,居士讥言不惭摇身,如王大臣。比丘举过,佛...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(宋言时称)译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。与大比丘...八大人觉经...劝发菩提心文...有一位富翁,垂垂老矣。他把儿子叫到跟前,向儿子讲述了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,希望儿子也能奋发图强,靠自己的努...有的人老了才得死,有的不老就死了,现在二十几岁死的人多了,没经过老。有时候他八苦交加,我说:你可能断老苦。他...禅堂就是要见性,见性就是观心,能观心即是上定,若不观心,法无来处。如何能见性呢? 道无可修,法无可问,起心动...咱们讲这个《华严经》,太深了的。大家来看,当机众都是什么人,什么样的来学《华严经》的?我们现在不说是学它道理...有人会说:既然如此,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,何必平常时时要念呢?您想想看,为什么我们平常时时要念?比如一...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,便问道: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? 我参禅啊!弟子回答道。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。 可是...问: 师父您好!阿弥陀佛!从昨天到今天,师父一直说拜佛很重要,身口意一定要忆佛、念佛、拜佛。那如果因为年纪大...【又舍利弗,彼佛寿命,及其人民,无量无边阿僧祇劫,故名阿弥陀。】 我们修净土的人,当然以阿弥陀佛当你的本尊的...
十想
【法相辞典】
【十想】 p0098
上篇:九十八随眠中由所缘随增及由相应随增分别 | 下篇:十苦 |
乘,梵语 yāna。指道、船、车,即运载之义。为教化众生而将之运载至理想世界之五种法门,称为五乘。(一)通常指:(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