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杂名)四苑之一。旧云欢喜园。帝释天之苑庭名。俱舍论七曰:“城外四面四苑庄严,是彼诸天共游戏处:一众车苑。(中略)四喜林苑。”光记十一曰:“婆娑一百三十三云:四喜林苑,极妙欲尘,殊类皆集,历观无厌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术语)谓涅槃也。是寂灭之真理也。寄归传二曰:无生妙智,托灭理而方兴。...(术语)译曰新学。又新发意发心入佛道,经时日未多者之称。见玄应音义九,名义集一。...【四有】 p0400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二卷三页云:如说四有,谓本有、中有、生有、死有。有,声目多义如前广说。此中...(衣服)缠于腰者。寄归传一曰:赤脚敢曼。慧琳音义八十一曰:敢曼,梵语也。遮形丑之下裳。如此方之禈裤,一幅物,...(一)菩萨断无明之惑,证得诸法本来寂然时,所得之十种安住心。即:(一)音声忍,又作随顺音声忍、随声忍。闻说一切真...行事钞·序:“(示所为)庶令临机有用,无待访于他人,即事即行,岂复疑于罪福?”资持记释云:“示所为者,即钞兴...又作三念力、三力、三事。指阿弥陀佛念持众生,而令众生得以见佛之三种力用。即:(一)大誓愿力,即佛因位之愿力、佛...(一)即三世。(一)前际(梵 pūrvānta),指过去。(二)后际(梵 aparānta),指未来。(三)中际(梵 madhyānta),...思者,于心造作意业为体,于善不善无记品中役心为业,于心造作意业为体者,此辩其相,于善等品中役心为业者,此辩其...【五蕴与四谛相摄】 p0283 瑜伽五十五卷十三页云:复次如是五蕴,几谛所摄?又此诸谛,几蕴所摄?当知三谛、五蕴、...指承继其宗旨者。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开堂祝寿条(大四八·一一二六上):“侍者逐一度香,惟法嗣香,住持怀中拈出,自...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复有五百大德声闻:舍利弗、大目揵...无量义经...君不见。绝学无为閒道人。不除妄想不求真。 无明实性即佛性。幻化空身即法身。法身觉了无一物。 本源自性天真佛。五...
有弟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持大悲咒?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。大悲咒是观音菩萨与过去无量无数诸佛所护持,是诸佛共通的...
我再讲一次,没有一个人在颠倒当中往生的,不可能!因为阿弥陀佛没办法救你。所以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是什么样呢?是我...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人生有苦,包括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,以及五蕴炽盛等,总称为八苦。苦是...
在憨山大师的《百法》批注中,他的意思是说:第一个虚空无为是总相,第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是别相。 虚空无为者:非...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轮回现象在到处诠释。例如风起云涌,凝聚成雨,雨水被太阳蒸发后变成云,云再聚成雨,这种周而...
大约二十一年前,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苏州近郊登山漫游,借住在山顶一所寺庙里。我借着一缕油灯的黯淡之光,和庙...
这个八字啊,有没有?有。这是依通,推理,推你前生种性所带来这一生的因果遭遇。换句话,八字就是所谓算命、这个是...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(西元六九四年),京城来了一个女人,自称是圣菩萨,此人为求名闻利养,...
喜林苑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喜受 | 下篇:喜舍 |
(名数)一、生因,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,如谷麦等种,能生萌芽是也。二、了因,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,如灯...
灭理
阿夷恬
四有
敢曼
十忍
行事钞一部大宗
三念愿力
三际
思
五蕴与四谛相摄
法嗣
【大藏经】禅秘要法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无量义经
【大藏经】永嘉证道歌

念大悲咒应具有这十种心

走出颠倒的妄想,弥陀才能产生加持
圣严法师《追求快乐是起点,不是目的》

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
佛教的生死轮回

声声木鱼的力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