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台家有理具事造之目,法性之理体,自尔具三千之诸法,为理具,依缘造起为事造,山外之正义,依理具之三千而有事造之三千,山外之异义,立事造之三千而不许理具之三千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名数)二十九生也...亦名:随戒释相篇 子题:戒法、戒体、戒行、戒相、宗钞、释相 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随戒释相篇第十四。此篇来意,...即密教之三解脱门,亦即行者于行法之初、中、后作此观。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,其吽字具有三解脱之德。据大日经疏卷...【名言等三种熏习】 即三种习气,一、名言习气。名相概念熏习阿赖耶识所形成的种子,成为现实各种事物的原因;二、...【匮戒】 p1296 集异门论二卷十一页云:匮戒云何?答:断生命、不与取、欲邪行、虚诳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。...(菩萨)天竺之鸡头摩寺有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,劝请弥陀之形像来,流布于天竺。是为彼土阿弥陀佛画像之始。释门正统...梵语 nāga,巴利语同。音译那伽、曩誐。八部众之一。群龙之首,称为龙王或龙神。一般谓龙为住于水中之蛇形鬼类(...与“虚空华”同义。又作花翳。华,指空中之花;翳,指眼球上所生遮蔽瞳孔之薄膜。翳目所见满天空华,非真有花,乃目...【分别法执】 p0384 成唯识论二卷五页云:分别法执,亦由现在外缘力故;非与身俱。要待邪教及邪分别,然后方起。故...【二分家】 唯识宗立识体四分,难陀论师主张心识二分说,以由识体生起认识作用的见分,和被认识的相分。另有安慧的...为菩提达磨四行观之一。“冤”指过去罪业之宿债。修道者于修行时若遇苦难逆境,自念此乃一己过去所犯恶业之果报,今...佛说疗痔病经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,与八千大比丘众、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。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:「一切众生心想异故,造...问: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? 心平法师答: 谈起抱怨,我就会联想起中医《黄帝内经》里面所讲的怒伤肝、喜伤心、忧...青年朋友乍入职场,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练,比较缺乏耐心和毅力,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,就可能想要逃避,有这种反应其...
在《长阿含经》卷九中,佛陀游历鸯伽国,与千二百五十弟子一起到瞻婆城,夜宿于伽伽池边,当时正值十五日月满之时。...问: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? 慧律法师答: 这两个是同时的。如果你没有能力,出家不是为自己解脱,那出...
天乐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,他以诵《阿弥陀经》为主课,非常有信心,而且坚持不断。当他诵过十万遍时,有一...遭遇困扰和不幸时,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,而不反省自己。真正面对现实,就拿出自己的力量来,适应环境,度过难关...
迦叶菩萨白佛言:世尊!如来成就如是功德,其身云何?当有病苦、无常破坏?我从今日,常当思惟:如来之身,是常法身...
佛与众生心体是一,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,由相用悬殊故,其所受用者,亦复天渊悬殊也。 佛则唯以无缘大慈,同体大...
理具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理法界 | 下篇:理具成佛 |
(术语)是密教之根本义,本不生者,本来本有,非今始生之义,是为阿字之实义,何谓阿字有不生之义?凡物之为元初根...
二十九有
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第十四
密教三三昧门
名言等三种熏习
匮戒
五通菩萨
龙
华翳
分别法执
二分家
报冤行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疗痔病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
【大藏经】佛说十善业道经
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
圣严法师《为磨练自己而工作》

八懈怠与八精进法
出家是为自己还是为大众

古大德持诵《阿弥陀经》的感应
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

以能护持正法因缘,故得成就金刚身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