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人名)慈恩大师虽造百部章疏而以成唯识论为宗,故号唯识法师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何等无功用行菩萨补特伽罗?谓住不动善慧法云地中所有菩萨。...(术语)愿生偈之略名。天亲菩萨作。愿生净土之偈文也。净土论曰: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,说愿偈总持,与佛教相应。...(术语)放自佛菩萨顶上之圆轮光明也。观无量寿经曰: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,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...“所信”之对称。指能自动生信者,即相对于被信仰者而言。例如产生信仰之主体(信徒),称为能信;成为信仰对象之客...(名数)一、了义,诸大乘经中,明了说究竟真实之理者。如烦恼即菩提,悉有佛性是也。二、不了义,诸经中隐蔽实义而...谓声闻之人,畏怖世间生死轮回之苦,乐着涅槃,反为证佛果之障碍。涅槃宗要(大三八·二四六上):“声闻畏苦,障于...(地名)Urumaṇḍa,又作优留曼荼。山名。阿育经七曰:优流漫,山名,此翻大醍醐。翻梵语曰:优留曼荼,大醍醐也。...(术语)谓最下之虚空轮也。璎珞本业经上曰:下至五轮际。...【修行眼根律仪乃至意根律仪】 p0907 瑜伽二十三卷五页云:若于其眼所识色中,不应策发所有眼根;及于其耳鼻舌...【善业】 指善之作业,为‘恶业’、‘不善业’的对称。即能招感善果的身、口、意业。据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九十载,善...(术语)可得涅槃灭果之业事也。性灵集二曰:三谛之灭业。...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,忘言得旨端可悟明。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,拈华于灵山会上,...夫满教难思,窥一尘而顿现;圆宗叵测,覩纤毫以齐彰。然用就体分,非无差别之势;事依理显,自有一际之形。其犹病起...
我们怎么样来长养我们的四无量心呢?《华严经》告诉我们:常行柔和忍辱法,安住慈悲喜舍中。也可以说安住慈悲喜舍中...
男子,依佛法出家,仍为爱心所缚,常以苏油摩身,用汤水洗浴,种种饮食享用。因身为爱缚,不得圣道,其人乃往摩偷罗...诸行无常: 世间万象,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,一切都是由一个起因和后来的条件相互配合变化而成的。而这种...问: 有人说,往生只是在人断气前,若断气后顶多生人天,并且说不要经常参加断气后的助念,阴气太重对人不利。我们...记得数年前,到马来西亚某地弘法,发现这样一个问题,信徒们对听经闻法远不如参加办法会做法事那么争先恐后、兴致勃...著相修行百千劫,无相修行刹那间。 若能万法尽舍却,顿悟入道须臾间。 无说无示无来去,生死涅槃无距离。 菩提由来...偶尔到朋友办公室玩,发现在他的案头上,所有的办公用品:曲别针、红蓝铅笔、胶水都是两盒以上。见我好奇,朋友微微...
一件很难理解的事:修净土一法有这么大的利益,但是很多人却不去修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龙舒居士通过一个例子来说...
唯识法师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唯识中道 | 下篇:唯识所变 |
(一)指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。此三心乃往生净土之正因,故称三因。[往生礼赞偈](参阅“三心”532) (二)佛性...
无功用行菩萨补特伽罗
愿偈
圆光
能信
二义
声闻畏苦障
优流漫陀
五轮际
修行眼根律仪乃至意根律仪
善业
灭业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【大藏经】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

常行柔和忍辱法,安住慈悲喜舍中

解脱色身的爱缚
【推荐】佛陀的金玉良言
大安法师:断气之后助念还有用吗
生死海中,念佛第一
慧律和尚顿悟自性偈颂
细微的破绽可能导致失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