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物名)参者交也,脚木交叉可以折叠之椅子。或云学者参问时,师家坐此椅子,故名参椅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灭尽定者,谓已离无所有处欲,超过有顶,暂息想作意为先故,于不恒行诸心心法及恒行一分心心法灭。假立灭尽定,此中...(譬喻)宝法大士之语也。通玄钞曰:德公云:若欲有情觅佛,将网山上罗鱼。不解即心即佛,真似骑驴觅驴。言不见己心...谓有一类。由贪瞋癡缠缚心故。造身语意三种恶行。此三恶行。说名业有。由此因缘。身坏命终。堕于地狱。于彼诸生等生...(杂名)圣者与凡夫也。楞严经五曰:结解同所因,圣凡无二路。...以乌枢沙摩明王为本尊,而祈求生出男子之法。乌枢沙摩明王系密教之忿怒尊,以除病、智慧、调伏为其本誓。此一修法,...(术语)言一乘教即三乘教之意也。...比喻五蕴之虚假。木人,傀儡之意。人之身心系由五蕴假和合而形成,无有自性,犹如傀儡,故以机关木人喻之。大智度论...(饮食)五味之一。制自牛乳。味中第一,药中第一。涅槃经三曰: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。又曰:诸药中醍醐第一,善治...(杂语)又曰五百世。为长时之套语。自五百本生经(齐永明年中摩诃乘译,今无)起。...【真见道】 p0918 成唯识论九卷八页云:一、真见道。谓卽所说无分别智,实证二空所显真理,实断二障分别随眠。...【果唯识】 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,将诸经论所说唯识文义总摄为五种,称为五种唯识,此为五种唯识之一。亦即经论中阐...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...(弘化社32分本)...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: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,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...
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,承璨禅师后。其信禅师,再敞禅门,宇内流布。有《菩萨戒法》一本,及制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...
你过去的业障现在它生起了,你想修道,它给你做障碍,所以你心里不安。那你怎么办?你认识它了,安一安吧! 当你这...
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,这个众多的解释非常多,一心不乱,怎么谈?一心和不乱它的表述的是是样的一种...
三班相续,佛声不断。病人力能念,则随之小声念;不能念,则摄耳谛听,心无二念,自可与佛相应矣。念佛声不可太高,...有时候出去旅行,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看电视、没有听广播,也没有读报纸,几乎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,只是心境纯明地过...
我们一般人做任何事情,都讲求效果。像我们做生意讲,挣钱了,效果好;赔钱了,效果坏。当你做一件事情,收不到效果...
这个身就是革囊,革囊就是包着一层皮的这种厕所:我们的身体里面有种种不净之物,非常得肮脏。但是人很颠倒,这种不...
四川省梓潼县农村有一对夫妇,年纪四十岁左右,一直以来就是两个人生活,并没有生下任何子女。 有一天,妻子很高兴...
参椅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参堂 | 下篇:参诣 |
大乘唯识思惑之品数。即总括三界中之思惑,于欲界有贪、瞋、痴、慢、身见、边见等六惑,色界、无色界则各除瞋惑而共...
灭尽定
骑驴觅驴
有缘生
圣凡
乌枢沙摩变成男子法
一即三
机关木人
醍醐
五百生
真见道
果唯识
【大藏经】百喻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【大藏经】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

净慧法师: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

业障生起了该怎么办

「一心不乱」应该怎么解释

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
不知最亲切

【推荐】信佛后没感应?其实这些都是三宝的威力

身心的污秽,才感招环境的污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