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譬喻)宝法大士之语也。通玄钞曰:“德公云:若欲有情觅佛,将网山上罗鱼。不解即心即佛,真似骑驴觅驴。”言不见己心之佛性而迷也。大藏一览曰:“参禅有二病:一是骑驴觅驴,一是骑不肯下。”黄庭坚诗曰:“骑驴觅驴但可笑,以马喻马亦成痴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正智有何行相】 p0505 瑜伽七十二卷十页云:问:正智有何行相?答:若出世间正智,亦有其相不可说行相。若世间出...【所治一类】 p0739 瑜伽九卷四页云:所治一类故者:谓如有一,一向受行诸不善业,乃至寿尽,无一时善。...【受用遍知果】 p0730 显扬五卷三页云:受用遍知果者:谓卽于所证法中解脱智,及广为他开示演说分别。...(经名)具名大乘舍黎娑担摩经,一卷,赵宋施护译。佛告诸苾刍若于十二缘生能见了,名之为见法见佛。舍利弗以问慈氏...(名数)一、念佛,念佛具足十号,有大慈大悲大光明,神通无量,能拔济众生之苦,我欲与佛同也。二、念法,念如来所...梵语 nisadyā,巴利语 nisajjā。为行、住、坐、卧四威仪之一。指整衣正容而坐之仪相。有结跏趺坐(又作跏趺坐、趺...(图像)植立之像也。慈恩传二曰:王城东北山阿有立石像。乐邦文类三曰:三圣立像,记于观经。戒瘦观经疏记下曰:世...(杂名)梵语,波噜沙拏。譬物之无常。金刚经曰:如露亦如电。涅槃经三十八曰:如朝露势不久停。原语,金刚经作Ava...(术语)法华四种三昧中之常坐三昧与常行三昧也。...论及时间之种种单位。依俱舍论卷十二所载,古印度人以最小之单位为刹那(梵 ksana),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(梵 ta...【识住因缘寂止】 p1437 瑜伽五十四卷二页云:若聪慧者,于诸色爱,乃至行爱,所摄贪缠,能永断离。于烦恼分所摄发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舍离国。食时到,入城乞食。时毘舍离城中,有一梨车,名鞞罗羡那(秦言勇军)。譬如天与诸天女共...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,夜摩天宫,无量菩萨来集,说偈赞佛,尔时觉林菩萨,承佛威力,遍观十方,而说颂言, 譬(p)如...(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)...
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。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的,一代时教,八万四千法门。每一个法门,都有它的幽深之处,...一时,佛在舍卫城,率僧众安居毕,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(两城距离按经纬度计算大约为五百五十五公里)。时有一群大象...
我们来看看,佛陀讲十二因缘,是怎么能够让一个人悟道呢?我们简单地把十二因缘的整个内涵解释一下。 这个十二因缘...
【原文】 有修净土忏法者,一僧谓曰:经不云乎?若欲忏悔者,端坐念实相,胡为是仆仆尔亟拜也?忏者问:如何是实相...
各位有缘,大家吉祥。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的石头,也是来普陀山的必到之处,就是磐陀石。 磐陀石安坐在...
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,如果邪淫而至乱伦,那更是丑中之丑,恶中之恶,现在要谈发生于五十余年以前乱伦的悲剧。 ...一、心里巨毒,世代不绝。 二、众生都会厌憎他,眼不见为净。 三、经常怀有恶念,思惟恶事。 四、众生害怕他,无异...
问: 何谓财布施? 慧律法师答: 其实一切施,一切福田不离方寸。财布施也就是说,对金钱上,我随着自己的能力,有...
骑驴觅驴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杂譬喻经 | 下篇:鸡舌香 |
防非止恶之功能(即戒体,又译无作、无表),其性通于大小乘,古来有三种异说,即色法、心法、非色非心法。(一)色法...
正智有何行相
所治一类
受用遍知果
舍黎娑担摩经
六念
坐
立像
露
常坐常行
时量
识住因缘寂止
【大藏经】佛说出家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地藏菩萨本愿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普贤菩萨行愿品

如何处理生死问题
对佛生欢喜心

生死轮回的根本——无明

我以异方便,助显第一义

普陀山的「磐陀石」表何法

乱伦的丑恶悲剧
杀生有十项罪状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