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生)雪山童子为半偈投身岩下与罗刹也。止观五曰:“香城粉骨,雪岭投身,亦何足以报德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禅林中,进食之前,须先唱诵“食时五观文”而观想此五条偈文之内容。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(卍续一一一·四四一上):...【所爱乐】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:所爱乐者:谓是现在诸欣喜爱所随处故。...凡三卷。日本净严(1639~1702)集。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。系索解说悉昙形音义之书。计分梵字本源门、悉昙题目门、...子题:日月有四患 资持记·释释相篇:“律云,日 月有四患 故,不明不净,不能有所照,亦无威神,谓阿修罗、烟云、...(杂语)西方之师也。多谓迦湿弥罗以西,犍陀罗国地方之人师。俱舍论二十六曰:西方诸师,作如是说。同光记二十六曰...(譬喻)譬事之迅速,势之猛烈。会元七(保福章)曰:此事如击石火,似闪电光。...【数习力】 累积多数习惯,谓之数习;由数习所成之力,称为数习力。又作串习力、习力。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》卷十...(名数)一己知他不知,发心而自发誓愿,未广及于人,未得四无所畏,未得善权故也。二众人尽知己不知,发心广大,得...【灌顶住】 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,此为初十位的第十位,又作补处住。谓菩萨既为佛子,堪行佛事,故佛以智水为之...【五法能防戒蕴】 p0281 瑜伽九十九卷十八页云:成就如是随顺法者,复有五法,能防戒蕴。一、正出家。二、善请问。...僧众作法事,若有比丘无法出席,则将自己赞同众事之欲望,告以他比丘,由该比丘传说僧众,此谓之“欲法”。受托之比...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佛告诸比丘:「当知食以节度,受而不损。」 佛言:「人持饭食施人,有五福德...净土十疑论...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,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,皆阿罗汉,诸漏已尽,无复...财是第一大筐。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,有钱能使鬼推磨,钱财的地位越来越高,多少人为了金钱甘愿受尽痛苦和屈辱...
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,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,他就是被大乘佛法所熏习,自然地就会为这个恶人宣说大乘的十二部经...与一位作家朋友聊天,我问是什么促使他不停地写作?他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,给我讲述了他曾经的遭遇。 他在高中...
原文: 某居士去年去世,彼先妄发大心,要在此世间度人。九年至山被光呵斥,似乎转念。故后,其子讣来,言睡三日,...
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,是祸是福、是苦或是乐;表面上看是命中注定,命运所使,不能改变,是好是坏皆父母...前日去参加一个婚礼(天主教仪式),神父在弥撒当中, 用一张一百元纸钞作了个比喻,我自己听了,想跟大家分享一下。...
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,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「老生常谈」,但始终是一般善信经常疑惑及提问的问题,因此,我常在开示中...
昔时,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,有梵志兄弟四人,皆已得五种神通――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。四...
雪岭投身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雪童 | 下篇:雪隐 |
指三乘人离诸烦恼的清净智,此智有断惑证真的功用。...
食时五观
所爱乐
悉昙三密钞
沙门四大患
西方师
电光石火
数习力
八种授记
灌顶住
五法能防戒蕴
转欲
【大藏经】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净土十疑论
【大藏经】悲华经
别把自己筐住

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
不要忘了感谢你的「仇人」

凡夫应当先求往生后才来度人

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
婚礼上的一百元纸钞

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