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> 正文
寺院之通称。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(大二四·二二三中):“今此伽蓝先为法宇,今日变作乾闼婆城。”(参阅“寺院”2...(杂语)毗奈耶杂事曰:善和苾刍作吟讽声,赞诵经法,其音清亮,上彻梵天。...(术语)有部宗谓涅槃为本来实有。断烦恼时,起所谓离系得之绳属之于行者之身也,成实宗谓涅槃为无法,生死因果之无...【未来无有等无间缘】 p0491 大毗婆沙论十一卷四页云:评曰:应作是说:未来无有等无间缘。所以者何?等无间缘,不...谓执著于法,或指执着之念及所执着之事物。又以为于五蕴假和合之身中有“实在之我”而执着之,称为着我。执著于事物...(天名)梵名战捺罗,旃陀罗,战达罗Candra,又有苏摩Soma,苏摩提婆Somadeva,印度Indu,创夜神Niśākara,星宿王...梵名 Sūryavaj?a。释尊俗家五姓之一。释尊之祖称甘蔗王,相传其未经胎藏,乃由日照而生,故称日种。[大日经疏卷十...(杂语)有可话说事在也。碧岩五十四则曰:云门问僧:近离甚处?僧云西禅。门云:西禅近日有何言句?僧展两手。门打...(罗汉)Aniruddha,阿那律之新称。...(术语)一陀罗尼也。明为真言陀罗尼之异名。此从佛口所出之陀罗尼,犹佛身所出之光明。故以为名。大日经疏十二曰:...法华经以羊车喻声闻乘,鹿车喻缘觉乘,牛车喻菩萨乘,这三乘都是权乘,大白牛车喻佛乘,这一乘才是实乘。...般若波罗蜜多心经...优婆塞戒经...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...
问: 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有云: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,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,为乐故愿生,亦当不得往生也。弟子深厌...
过去,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。一日,斛饭王的长子摩诃男听说三个月的安居过后,佛陀就要继续到各地弘化游...
【原文】 庚午四月,先太夫人病革时,语子孙曰:旧闻地下眷属,临终时一一相见,今时果然,幸我平生尚无愧色。汝等...
阿弥陀佛,大家好!上堂课我们学习到《吉祥经》正宗分第五首偈布施好品德,帮助众亲眷,行为无瑕疵,是为最吉祥中的...
在古德的往生实例中,有许多人是预知时至而往生的,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?预知时至,就是说他净业成就了,这种是可...
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。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,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,所以今天我所讲的,且就常人现在...
三班相续,佛声不断。病人力能念,则随之小声念;不能念,则摄耳谛听,心无二念,自可与佛相应矣。念佛声不可太高,...人往高处爬,水往低处流。是必然的理则,否则将滞留停顿,终究迷失悔恨。 你们在小的时候,都曾梦想将来长大了,要...
灌顶住
【唯识名词白话辞典】
【灌顶住】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,此为初十位的第十位,又作补处住。谓菩萨既为佛子,堪行佛事,故佛以智水为之灌顶;犹如刹帝利王子之受权灌顶。已至灌顶住之菩萨即具有三别相:一、度众生,谓堪能修行,成就十种智,而能度众生。二、得甚深所入之境界,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萨亦不能测量其境界。三、广学十种智,了知一切法。阅‘十住’条。
上篇:饶益有情发心 | 下篇:欢喜行 |
凡九十三卷。清代僧山晓本晰编。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。辑录五灯会元、古尊宿语录等,所未载之宋末、元、明时代八十...
法宇
吟讽
小乘二家涅槃
未来无有等无间缘
着法
月天
日种
话在
阿泥律陀
一明
大白牛车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优婆塞戒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

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,这样能否往生

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

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

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

预知时至是可遇不可求的

佛教之三种简易修持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