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二谛之一。真谓真实无妄。谛犹义也。对俗谛言,如谓世间法为俗谛。出世间法为真谛是也。【又】(人名)真谛三藏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即无惭和无愧二种心所。作了坏事,不知惭耻,叫做无惭;作了坏事,不知愧疚,叫做无愧。此二种烦恼是随逐六根本烦恼...(名数)财贫法贫也。财贫谓乏资生之财物也。法贫,谓邪见不能信正法也。智度论九十八曰:贫有二种:一者财贫,二者...(术语)佛未在因位时誓愿弘济一切众生也。...子题:众多受戒虽通朝夕须约一坐不起 羯磨疏·集法缘成篇:“(一,明受忏)(一、正释)云法缘通别者,有多种也。...为过去久远前之佛。据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载,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之世,舍卫国波斯匿王已于此佛所,为四地...羯磨疏·诸界结解篇:“言制意者,夫羯磨说戒,正法住持,由僧弘演,方能远被。义须通遵,理无限隔。但以事杂据缘,...凡六卷。记载日本佛教僧纲补任次第之书。载自推古天皇三十二年(624)至永治二年(1142),凡五一九年间之僧纲补任...【三种苦及九种相随逐诸有漏行】 p0226 瑜伽七十卷十七页云:复次有三种苦及九种相,应知随逐诸有漏行。云何三种苦...(名数)众生之心有五种散乱:一、自然散乱,五识不守自性,随逐外境,念念变迁也。二、外散乱,意根驰动,随逐外尘...(人名)鹤勒那之略。西天第二十三祖之名。...比丘忏悔罪时,行五种之方式,着袈裟、袒右肩、右膝着地、合掌、礼大比丘足,说所犯之罪名。...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,放大光明,普照一切无边世界,无量方所妙饰间...现在贤劫千佛名经(亦名「集诸佛大功德山」)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:「世尊!今此众中,颇有菩萨摩诃萨,得是三昧,亦得...我闻如是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诸漏已尽,神通明达。诸众圣其名曰:尊者阿难,...
好,南无阿弥陀佛。各位大家吉祥。 今天道场白华庵,跟大家讲一件可能不太为人所知的法器,叫戒刀。一般说起出家人...人生所为何事?平常人只说学佛,但为什么要学佛?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?这一问题是应该明白的。可以说:学佛并不是无...
在古德的往生实例中,有许多人是预知时至而往生的,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?预知时至,就是说他净业成就了,这种是可...
佛陀在《阿弥陀经》里面明显提出来:我们怎么去观察极乐世界的六大安乐。当然极乐世界,它也不是为安乐而设计的,它...
普贤者,梵云邲输跋陀。据《悲华经》所载,阿弥陀佛往昔为转轮王时,名无诤念,第八王子名曰泯图,泯图于宝藏佛前发...一、法无顿渐,人有利钝 《六祖坛经》的第十六条说:善知识,法无顿渐,人有利钝。迷即渐契,悟人顿修。自识本心,...
总而言之,大白牛车的启动,我们讲过有三个次第:安住、观照、发愿。先安住一念清净心,观照十如是,发起菩提愿。 ...
修行用功办道的人,你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,首先就要讲求发心。发什么的心呢?就是发菩提心,又名道心。一般人都会说...
真谛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真仪 | 下篇:真谛三藏 |
【四种现量】 p0431 瑜伽十五卷十页云:问:如是现量,谁所有耶?答:略说四种所有:一、色根现量,二、意受现量,...
中随烦恼
二贫
本弘誓愿
羯磨十缘第十答所成法法缘通别
龙光王佛
摄僧作法界制意
僧纲补任
三种苦及九种相随逐诸有漏行
五种散乱
鹤勒
忏悔五法
【大藏经】解深密经
【大藏经】现在贤劫千佛名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

出家人的戒刀
印顺法师:人生究竟为何事

预知时至是可遇不可求的

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

临命终时,唯此十大愿王不相舍离
圣严法师:自见本性,无有差别

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