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无惭和无愧二种心所。作了坏事,不知惭耻,叫做“无惭”;作了坏事,不知愧疚,叫做“无愧”。此二种烦恼是随逐六根本烦恼而起的枝末烦恼,因其遍于所有恶性之心,凡作恶事时皆有此二心,其范围比小随烦恼大,所以叫做“中随”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(术语)与他对论而归于败者,谓之堕于负门,或曰堕于负处。智度论一曰:佛置我着二处负门。...指木雕佛像。制作佛像之木材,以旃檀类最为贵重,次为樟、橡等坚木。桧木亦为难得之良材,不易腐坏,故后世每多用之...憍奢耶,梵语 kau?eya,巴利语 kosseyya,系指野蚕之茧。以野蚕之丝作衣,称为憍奢耶衣,即绢衣。又作憍赊耶衣、高...身边所摄者之六十二见。 一、于五蕴各有四句成二十。 二、历三世成六十。 三、加根本断常二或有无二,...善业叫做白业,故善业所感的果报,叫做白报。...【诸行有四德相及离四德相】 p1362 瑜伽五十七卷十三页云:问:若彼诸行,亦有四德相应可得;云何唯观为过失耶?何...【身语随顺现行】 p0679 杂集论八卷八页云:云何身语随顺现行?由能随顺涅槃得故。谓能随顺得涅槃得;能引圣道...(名数)佛之十力,四无畏,三念住,大悲,合而为十八。俱舍论廿七曰: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,有十八种。(中略)佛...云何离生喜乐?谓前喜乐。因离依离。离所建立。由离势力起等起生等生。趣入出现。故说此名离生喜乐。...【唯识九难】 这是小乘外道,对万法唯识教理所提出的九种质难。《成唯识论》卷九载其问答:一、唯识所因难︰此乃据...【二界】 p0021 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页云:又卽由彼有学无学,与诸愚夫若共不共世出世法,成就义故;当知建立有余...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(孤绝山也)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,与舍利弗经行山顶,而说偈言: 「一心善谛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佛说出家功德经...
检验出离心 佛说死无常,死来无定期。若已经得到人身,而不听闻修习佛法、精进断恶修善,就如同到了宝山空手而归一...
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,但是一起瞋恚心,马上就变了,对人常起瞋恨心是不好的,果报是什么呢?一者是引火烧身,瞋恨就...宗舜法师: 这个剃发的风俗在古代印度对于重犯,就是犯了重罪的人最大的一个惩罚的方式就是把他的头发去掉。所以在...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、缘虑、集起、含藏、真如五种。因为我们的心是这么的复杂,而且心的问题又是如此之多。所...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,可以说在人生中,所得利益总加起来,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。《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》说...问: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? 正如法师答: 家里有地方,最好空出一个房间来供奉佛菩萨,这当然是最理想。这...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,该如何帮自己除贪、解毒呢? 用布施来对治贪,是最好的办法。所谓布施,就是捐出自己拥...
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。劫波,翻译成中文叫时分,是一种时间的概念。这种时间的概念用劫来说,是因为它是非常久远的一...
中随烦恼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中道第一义谛 | 下篇:开士 |
何等为四?谓有一类离欲恶不善法。有寻有伺。离生喜乐。初静虑具足住。是名第一天道。复有一类。寻伺寂静。内等净心...
负门
木雕
憍奢耶衣
六十二见 其二
白报
诸行有四德相及离四德相
身语随顺现行
小乘十八不共法
离生喜乐
唯识九难
二界
【大藏经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出家功德经

怎样检验出离心及出离三界火宅

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
宗舜法师:出家为什么要剃发
【推荐】心的五种归纳
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
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
圣严法师《以布施对治贪念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