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八苦之一。我所怨憎之人或嫌忌之事物,每相会这苦也。涅槃经十二曰:“怨憎会苦,所不爱者而共聚集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无愿无愿等持】 p1080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八页云:无愿无愿、缘前无学无愿等持。取非常相;不取苦因等。非无漏相故...亦名:受请许请之相 子题:俨头 行事钞·讣请设则篇:“增一云,如来许请,或默然,或俨头(颔),或弹指。”资持记...(术语)凡夫之性分也,俱舍谓之异生性。谓身具见惑未证谛理者。四教仪六曰:圣以正为义,舍凡性入正性。...梵语 gahana。又作谜。即密茂之森林;佛教比喻众生邪见烦恼,交络繁茂,有如稠林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(大九·八中)...与五趣、六趣同义。有情往来之所,由于开合不同,有五处、六处之别,称为五道、六道。五道指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...【迦茶】 或迦罗,此云黑色。...亦名:不应礼四种人 行事钞·僧像致敬篇:“四分中,有四:一、不应礼一切白衣及女人;二、前受戒人,不应礼后受戒...(杂语)智度论十七曰:嚣尘蔽天日,大雨能淹之。觉观风散心,禅定能灭之。...(术语)天台所立五惑中,见思之惑名为通惑,尘沙无明之二名为别惑。以见思为通于三乘而断之惑故也。四教仪曰:集谛...【发光地】 p1160 瑜伽四十八卷六页云:由发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,是故此地名发光地。由内心净,能发光明...【不由功用暂作意时一切义成决择】 p0347 杂集论十六卷六页云:不由功用暂作意时一切义成决择者:谓如来智、离先功...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佛便告比丘:「有九辈九因缘,命未尽便横死。一者为不应饭为饭,二者为不量饭,三者为不习...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...普贤行愿品...【皈依】 皈向、依靠、救度之义。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叫做皈依三宝,也叫做三皈依。 【南无】 华译归命、敬...
自性坚定、清净,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是极乐义 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的佛,他们本来和我们是一样的众生...
(一)抱愧得很 出家人,当一个法师,说起来也很不容易。第一必须与众生有缘,讲出话来能契理契机,人们都爱听,听...
一、行善积德篇 问: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,什么方法使我们心中所求很快如愿。 答:日行一善,最快。 日...
浮生若梦,幻质非坚;不凭我佛之慈,曷遂超升之路。 我们在这如梦如幻的生活中,颠颠倒倒的过日子,不知佛的伟大,...
【原文】 客问天如老人曰:修行求出生死,故贵无生。慕西方而愿往,得毋乖于无生之义乎。 答:以生为生者,常见之所...
再介绍另一位潘谢映梅老太太,本来末学不认识她,是除夕前一天傍晚,打开诊察室的门准备下班时,看见一位年轻人,告...(一)长寿: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,不造杀业,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长寿的果报。 (二)大富: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...
怨憎会苦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怨敌 | 下篇:怨亲 |
(杂语)一切众生,由此四种之生而出生,受迷界生死之苦,彼此轮回转生也。...
无愿无愿等持
比丘受请许请之相
凡性
稠林
五道六道
迦茶
四种人不应礼
觉观风
通惑
发光地
不由功用暂作意时一切义成决择
【大藏经】佛说九横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
佛学常见辞汇(九画)

【推荐】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

倓虚法师出家后的第一次讲经

【推荐】方海权《日行一善》

不凭我佛之慈,曷遂超升之路

修行贵在无生,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