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杂名)佛前燃香时所唱之偈。亦称烧香回向文。常用者为华严经:“戒香定香解脱香,光明云台遍法界,供养十方无量佛,见闻普薰证寂灭。”四句。此外见释氏要览卷上等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一)出世间之略称。即超越世俗、出离世尘之意。又作出尘。(参阅“出世间”1554) p1553 (二)指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...【二事寻求见趣】 p0038 大毗婆沙论八卷九页云:此论杂蕴智蕴见蕴,皆以二事寻求见趣。一、以自性,二、以对治...(名数)一形貌欲,二姿态欲,三细触欲。见涅槃经十二。...亦名:劝增衣价戒开缘 含注戒本·三十舍堕法:“不犯者,先受自恣请而往,求索知足,于求中减少作;从亲里求;从出...(术语)一种之梵本为二重三重之译者。开元录十曰:单本原来一本,更无别本。重翻本是一经,或有二重翻者,乃至六重...(术语)于心中分别思惟之思业而现行为言语之谓也。...(杂语)为三界之牢狱所缚也。马鸣传曰:三界狱缚无一可乐。...(术语)十六行相中之四行相。观集谛之境而为四种之观解。即观集谛者迷因之惑业也,惑业者生苦果之因也,集积苦果而...(术语)福利之果报也。如六趣中人天之福报。增一阿含经一曰:虽受梵天福,犹不至究竟。百论上曰:福报灭时,离所乐...(界名)四王天也。六欲天之第一。为四大天王之所住,故云四王天。在须弥之半腹。最初之天也。...(植物)一作毕跛。毕波罗之略。毕钵罗树或毕钵罗窟也。...(印光大师校印版本)...(嘉兴藏流通本)...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佛告诸比丘:「当知食以节度,受而不损。」 佛言:「人持饭食施人,有五福德...
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,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永远也学不完的楷模。 慧远大师当年对于净土的信心,...我修净土宗,专心念佛,一门深入,只有这个能了生死,其他是魔,其他经典不能看!不惜诽谤、攻击其他不同的宗派,这...
不念佛时,妄想虽多,无由而知,非不念时无妄想也。譬如屋中虚空,纵极好的眼,也看不见有灰尘。若窗缝中照来一线之...
《华严》一微尘中,具足十方法界,无尽庄严。此则如《大本》云,于宝树中,见十方佛刹,犹如镜像故。《佛说阿弥陀经...
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么容易,感应不上,也是往生不了的。怎么感应?就是深信切愿,一心念佛,才能感通得上。如果是...泥土问佛祖: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,荷高贵美丽,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,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,我不嫉妒、不为自己抱...
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,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统观念出发,对出家行为产生片面理解,认为出家人是不行孝道...
几年前,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:若不回头,谁为你救苦救难。如能转念,何须我大慈大悲。当时琢磨了很...
香偈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香城 | 下篇:香海 |
(杂语)象中之王。以譬佛者。涅槃经二十三曰:是大涅槃,唯大象王能尽其底。大象王谓诸佛也。法苑珠林曰:佛有八十...
出世
二事寻求见趣
三欲
劝居士增衣价戒开缘
重翻
思已业
狱缚
因集生缘
福报
四王
毕钵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阿弥陀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

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
慧律法师《修自宗,且莫毁谤他宗》

念佛如何对治妄想

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

临终千钧一发之际,要帮助病人心无二念
泥问佛祖

出家人的至孝之道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