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一种之梵本为二重三重之译者。开元录十曰:“单本原来一本,更无别本。重翻本是一经,或有二重翻者,乃至六重翻者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亦名:与未受具同诵戒开缘 子题:同业 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律不犯者,云我说竟汝说,一人诵竟一人书;若二人同业...行事钞·诸杂要行篇:“四分,世间五宝难得:一、值佛出世,二、闻佛说法,三、闻而解之,四、如法而行,五、得信乐...紫柏、憨山、藕益、莲池。...(真言)义释十谓其印为与愿手。真言:系,缚啰驮(与愿也,以离因之法,而得满一切众生愿也),缚啰钵啰钵多(先得...【二十种心】 p0028 瑜伽二十八卷十七页云:云何为心?谓有贪心、离贪心、有瞋心、离瞋心、有痴心、离痴心、略...(杂名)以大藏经译为满州文字之馆也。啸亭续录一曰:乾隆壬辰,上以大藏佛经,有天竺番字、汉文、蒙古,诸翻译。然...谓世间财物为王、贼、火、水、恶子等,五家所共有,以其不能独享,故无须强求。...(譬喻)染污之海,爱欲谓之染。性灵集八曰:飘荡染海,随众缘以起灭。...亦名:僧像致敬篇 子题:惭愧二法住世则相恭敬、惭愧是敬之本、眉寿、文华 行事钞·僧像致敬篇:“僧像致敬篇第二十...为法华经卷六第十八品之名称。内容阐扬佛陀灭度后,闻法华经而随喜者,其功德广大。略称随喜品。 p6352...(术语)梵语萨婆罗奢Sparśa,五境之一,身根所触有坚湿暖动等十一种。俱舍论一曰:触者有十一:谓四大种、滑性、...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,菩萨三万...尊者大目揵连,从佛在耆闍崛山中,游行恒水边,见诸饿鬼甚多,受罪不同。见尊者目连,皆起敬心,来问因缘。 一鬼问言...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...问: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?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,其症结在哪里? 答: 南无阿弥陀佛,凡夫众生,都是无明妄想之心...若别释五戒义者。第(一)杀戒。所谓恻隐之心。人皆有之。孟子云。闻其声不忍食其肉。况学佛之人。岂肯萌其杀念而招...印光大师是现代著名高僧,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。大师一生常以书信法语开示弟子,告诉弟子往生净土的修证方法和为人处...
不可口是心非。 不可就是禁止,不可以。口是心非就是:口上说的一回事,跟你心里想的一回事不一样,心口不一。口头...问: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,何须念?这个知见对吗? 大安法师答: 首先得厘清概念,什么叫能行?行什么?一般讲能...
问曰:天亲菩萨回向章中,言普共诸众生,往生安乐国。此指共何等众生耶。 答曰: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,佛告阿难,...
问: 五逆加上谤法,不能往生。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? 大安法师答: 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谈到十念必生我国...
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,参禅有悟,正知正见。自古以来有很多皇帝也都接触过佛法、修学佛...
重翻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重誓 | 下篇:香 |
往生礼赞曰忏悔有三品: 一、上品忏悔 身毛孔中血流,眼中血出。 二、中品忏悔 遍身热行从毛孔出,眼中血...
共未受具同诵戒开缘
世间五宝难得
明代四大高僧
除一切热恼菩萨印明
二十种心
清字经馆
五家所共
染海
行事钞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
随喜功德品
触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【大藏经】饿鬼报应经
【大藏经】瑜伽师地论(100卷)
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
虚云老和尚《五戒开示》
印光大师法语的人生哲理

不可口是心非
「能行即是佛,何须念」这个知见对吗

何等众生具备往生净土的资格

五逆谤法不能往生,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