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于心中分别思惟之思业而现行为言语之谓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谓回转方便之大乘心而归入一佛乘。又作回大入一。据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所载,长者以羊车、鹿车、牛车等三车予其三子,...(术语)谓内之六根无神我也。天台仁王经疏中曰:内空者,六入无神义。...其义有二,即:(一)指释迦族。即与佛陀同种族之人。(二)指依从佛陀之教诲,剃发染衣而出家学道之人;自东晋道安以后...位于日本福岛县内乡市之真言宗智山派愿成寺内。又称遍照光院。日人平则通之妻为祈求亡夫之冥福,遂于永历元年(116...【不为憍逸饰好端严食于所食】 p0346 瑜伽二十三卷十三页云:云何名为不为憍逸,不为饰好,不为端严?谓如有一乐受...即功德天女与黑闇女。功德天女,能使人财宝盈满;黑闇女,能令人耗尽财宝。前者为姊,后者为妹。姊妹常不相离,功德...(书名)圆晖法师之俱舍论颂疏。略称颂疏。...(杂语)公案名。以不视择菜为外境,取入自己之心性为问答者。会元四曰:黄檗希运禅师,在南泉普请择菜次,泉问甚么...指引导升座。禅林中,新来者将升座说法时,先立于一旁,由住持引请之,并介绍予大众。如他寺住持虚席,请本寺之西堂...(仪式)梵语,一作茶毗,亦作荼毗,又作阇鼻多,谓僧死而焚之也。徐陵文曰:用震旦之常仪,乖阇维之旧法。...佛的心眼彻见正法,名正法眼,深广而万德含藏,叫做藏。...梵网经菩萨戒本(诵戒专用)...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,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,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,莫若念佛求生净土。又于一切...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,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诸天龙鬼神无央数,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,...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,不能改变,《易经》教人趋吉避凶就讲不通了。换言之,命运是可以改变的。我们起心动念,若是善...
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,心寂欲除,这个心寂灭了,自然而然就除灭了。其实佛教说的是心法,佛是治心的,佛说:佛说一...
真实用功办道的人,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,尤其是参禅的人,应该清楚明白参禅用功的路头,换言之,知见一定要正确,...
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,印光大师(18611940)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。他所生活的年代乃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与劫难时期...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调达(提婆达多)的比丘,非常聪明好学,十二年中,修息所有的禅定都能够成就,也能遵循十二...
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,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,是脱离生死的大自在,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。 棉花是磨不出刀...
问:在戒律中,佛陀说: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,那么谁应当来做这件事呢? 答:故律中,佛言:汝曹不相看视,谁当应...
原文: 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云: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作佛者,谓观想佛像,忆念佛德,及与佛号。是佛者,谓当观想忆念...
思已业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思大 | 下篇:思法阿罗汉 |
谓已入正性离生者。所有学慧慧根。及随信随法行。于四圣谛。未现观。为现观故诸根转。是名未知当知根。...
回大入一
内空
佛种族
白水阿弥陀堂
不为憍逸饰好端严食于所食
二女
颂疏
黄檗择菜
引座
阇维
正法眼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梵网经菩萨戒本(诵戒专用)
【大藏经】阿弥陀经要解
【大藏经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
改变命运的3个要点

佛说一切法,为治一切心,心静欲自消

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

印光大师家教观之浅探
贪着利养自取灭亡

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

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