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地名)河名。译曰难度。譬众生之爱欲也。宝积经百十曰:“若有众生染着毗罗尼河(隋言难度),彼等身体即生不白不黑云色。”梵Viraṇī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520~599)隋代僧。弘农华阴(河南灵宝)人,俗姓杨。后迁居于河东郡(山西)。二十二岁,游白鹿山北霖落泉寺,从...凡四卷。日僧圆仁撰。又称入唐求法巡礼记、入唐巡礼记、五台山巡礼记,或简称巡礼记。为圆仁在唐之见闻记。承和五年...谓随顺因缘教化众生。物,指众生。即佛菩萨顺应环境、机根不同之缘,以最适切之方法化导众生。与“应病与药”同义。...禅林中,挂于库司灶上之板。又作火板、火钣。炊饭熟,饭头击火版三下,火头即灭灶火。同时,大众闻击火版,乃停止坐...(仪式)诵经导师登礼盘也。诸法会仪则上记其式。【又】(物名)读经时导师所登之高座。在须弥坛之正前,前有经梵,...(一)梵语 catvāra ārya-vaj?āh,巴利语 cattāro ariya-vajsā。四种能生众圣之种子指衣服喜足圣种(巴 itarīt...(术语)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,谓念佛行者临终时,阿弥陀佛与大众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之愿也。智光谓之为命终现前导...(名数)一布施摄。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,若乐法则布施法,使因是生亲爱之心,依我受道也。二爱语摄。谓随众生根...【乐实】 p1307 集异门论十卷七页云:乐实者:谓乐谛语,爱谛语,不厌不舍,是名乐实。...(术语)二种供养之一。佛说百千法门,众生随而信解修行,长养法身,守护大法,名为法供养。维摩经法供养品曰:空中...摄受差别者,谓无住涅槃所摄受故。...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,菩萨三万...尊者大目揵连,从佛在耆闍崛山中,游行恒水边,见诸饿鬼甚多,受罪不同。见尊者目连,皆起敬心,来问因缘。 一鬼问言...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...
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,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式。五家七派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的钟板,近代以来虚云老和尚的...任又可称为忍,就是负责、担任、忍辱负重。 对待别人好,对方不一定会感谢你,得到的回馈很可能是恩将仇报,但是念...
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,它的本质是不安,在心理上患了贪婪的人,永远不知道满足是什么。他不停地向外追求和占有,把...有位高傲的富婆,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,一直抱怨这样不对,那样不好。侍者耐着性子直赔不是。 但这位富婆的气焰...
首先礼佛三拜,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,两手反掌,心里默念:自归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。自行起立。第二...
念诵地藏菩萨,绝不会堕入三途,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。不论《地藏经》、《占察经》,《十轮经》也好,只要称诵地藏...
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,从事烧香、礼拜、点烛、供养的,是非常的多,尤其杭州地方为最盛。 良善风俗,...
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,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,悟性很高,他看什么书一看就懂,而且福报也很大,生活上的受用...
毗罗尼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毗职吉蹉 | 下篇:毗罗胝子 |
(术语)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,是名自性。教行信证信卷曰:近世宗师,沈自性唯心,贬净土真证。【又】数论师二十...
昙询
入唐求法巡礼行记
随缘化物
火版
登高座
四圣种
圣众来迎愿
四摄法
乐实
法供养
摄受差别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【大藏经】饿鬼报应经
【大藏经】瑜伽师地论(100卷)

禅堂的法器与仪规
圣严法师:哪怕任怨任劳

化贪婪为恬淡
不说最后一句话

拜佛为何要翻掌呢

地藏菩萨的分身遍一切处

勿使「菩萨」的真意义埋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