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旧华严经名字品释迦牟尼之别号。沃焦者,在大海中吸入万流之焦石也,众生犹如焦石,五欲沃之而无厌足,唯佛能超度此欲,故号度沃焦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一)梵语 prajā,巴利语 paā。音译般若。指推理、判断事理之精神作用。心所之名。俱舍七十五法之一,唯识百法之一...南宋画僧。浙江金华人,俗姓曹。字仲石。号玉涧、芙蓉峰主。生卒年不详。出家受具足戒后,历游讲肆,颇得师说,同辈...(行事)结夏之时期,旧译家分前中后三期,始于四月十六日者为前安居,始于五月十六日者为后安居,始于其中间者,为...【无为法】 p1054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:无为法云何?谓一处少分。...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。入世法讲求去三毒,持五戒,弘十善,行六度,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。...(术语)又曰已离欲人。即离欲界修惑者之称。此有异生与圣者二种。俱舍论二十三谓:若凡位,已断欲界第九品染,至此...为密教修法会时,在道场内监督法事,负责指挥庄严道场、办备供具,以利法会圆满之职称。耳人身着五条袈裟。一般皆由...(术语)引接众生之本愿也。指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。愿曰:十方众生,发菩提心。修诸功德,至心发愿,欲生我国...乃禅宗劝请新住持时,所作之文疏。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请新住持条(大四八·一一二三下):“发专使:凡十方寺院住持虚...(术语)戒如堤防,以防比丘之过,因而不守戒谓为缺。因不守戒而过失漏于外谓为漏。法华经方便品曰:于戒有缺漏。...梵名 Prajvalosnīsah。乃释迦佛之教令轮身,由毛孔流出炽盛光焰,故有此称。种子为 (bhrūm,悖噜吽),三昧耶形...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婆伽婆,在王舍城灵鹫山中,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,其名曰:慧命阿若憍陈如、慧命...普贤菩萨行愿赞...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(孤绝山也)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,与舍利弗经行山顶,而说偈言: 「一心善谛...
我们看最后一段,庄严的第三段,池水庄严。 戊一、总标 宝华千万种 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 交错光乱转 极乐世界的依...
正入斗争者,前五百年,解脱坚固。渐次五百,禅定、多闻而及塔寺。今当斗争坚固之时,更为可悯。后之又后者,乃至法...
世人稍遇灾殃,不是怨天,便是尤人,绝无有作偿债想,生悔罪心者。须知「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」。种稂莠则不能嘉谷,...我追随了一个大众很少了解的群体:他们的价值观鄙视名利之欲,他们穿着复古的服装走在现代的人群里,他们多数是青年...
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,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殊胜广大: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,一个是外在佛陀的力量。...有人说,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。修罗的特性是什么?就是嗔心重。据佛经说,嗔心重的修罗,专喜与帝释斗争。所以斗争...
所谓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就是因果的观念。事实上,种瓜未必会得瓜,种豆未必一定得豆,为什么?因为如果那颗瓜子本身...
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开始有四堂课的时间,要跟大家共同的来学习这个五戒在修持上的一些重...
度沃焦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度世品经 | 下篇:度使 |
(动物)Mayūra,又作摩裕罗,摩庾啰。译曰孔雀。大威德陀罗尼经曰:摩由罗,此云孔雀。慧琳音义八十二曰:摩裕罗...
慧
若芬
三安居
无为法
入世法
已离欲者
坛行事
引接悲愿
山门疏
缺漏
炽盛光佛顶
【大藏经】僧伽吒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普贤菩萨行愿赞
【大藏经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

极乐世界的池水庄严

法灭之际特留此经,独留一百年

世人若遇灾殃,应作偿债想
明贤法师的修行因缘

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
宽严法师《如何控制你的嗔怒》

享福未必真的有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