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流派)二十外道之一。出外道小乘涅槃论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最胜寂静安住心】 p1156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:最胜寂静安住心,谓于想受灭解脱。...梵语 bhiksu,巴利语 bhikkhu。又作比丘、苾刍、煏刍、备刍。意译乞士、除士、薰士、破烦恼、除馑、怖魔等。为佛教...为天台宗所立。妙,指涅槃;入于涅槃之法门有六,故称六妙门。此处特指六种禅观,即:(一)数息门,数息(从一至十)...(名数)修行佛道之际,为欲使身器清净,远离身心二种之恶。即身远离,心远离也。...密教金刚界大日如来及一字金轮佛顶所结之印相。用以标示理智冥合以成觉胜之深旨。即为独一法身之印,表示诸佛之执持...(术语)六地藏六使者及延命地藏胜军地藏等,并非有本经本轨之典据,但据日本中古台密一流之相传耳,其本经轨之说,...【静虑律仪所摄业】 p1379 杂集论八卷二页云:静虑律仪所摄业者:谓能损伏发起犯戒烦恼种子离欲界欲者,所有远离。...位于湖北黄梅之双峰山。原称冯茂山(又称冯墓山、冯母山),其山位于县境之东,故又称东山。亦称五祖山。禅宗四祖道...【正行者】 p0502 瑜伽九十二卷十页云:若诸有学,未能速疾安住于舍。有余烦恼,熏彼相续,成杂染故。又于一切三转...即用以比喻依阿弥陀佛之本愿他力而得以往生净土之七种譬喻;概皆用以喻显诸佛之不可思议力,犹如下列七事之不能以常...(术语)梵语曰娑也地提嚩多。此译本尊。本有而于出世间为最胜最尊,故名本尊。又于诸尊中以其尊为本而尊崇之,故名...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,放大光明,普照一切无边世界,无量方所妙饰间...现在贤劫千佛名经(亦名「集诸佛大功德山」)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:「世尊!今此众中,颇有菩萨摩诃萨,得是三昧,亦得...我闻如是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诸漏已尽,神通明达。诸众圣其名曰:尊者阿难,...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,需要相互尊重。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,不要一味地要求对方怎么样,而应该退一步想一想自己为对方...
有位居士见到我抱怨说:好人不好当,人善受人欺呀! 我讲了一段虚云老和尚的开示来劝导她。在此,也和大家分享。 虚...
苦是由前生身语意三业作恶的因,今生所招来的果报。因果之道,丝亳不爽。《大宝积经》云:「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...
江西道一禅师。汉州什方县人也。姓马氏。本邑罗汉寺出家。容貌奇异。牛行虎视。引舌过鼻。足下有二轮文。幼岁依资州...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,会对未来产生怀疑,从而影响到做事的热情。这时候,他们更喜欢回忆辉煌的过去,而不是考虑未...问: 请师父谈谈关于心性上的体悟对一个学佛人的重要性。 慧律法师答: 心性上的体悟,就是所谓的不生也不灭。为什...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、车子、房子、妻子、儿子。 只要社会稍微开放,经济自由发展,上述目...
目前的社会,由于对素食营养知识的缺乏,造成一般人对素食者的营养问题怀有负面的想法,认为吃素以后,会面有菜色─...
苦行论师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苦行宿缘经 | 下篇:苦行林 |
(名数)一身受,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,即苦乐舍之三受是也。二心受,领纳于心起分别心之受,即忧喜之二受是也。见俱...
最胜寂静安住心
苾刍
六妙门
二种远离
智拳印
本形
静虑律仪所摄业
东山
正行者
他力七喻
本尊
【大藏经】解深密经
【大藏经】现在贤劫千佛名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
把心安住在向往美好

好人不好当,人善受人欺

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

马祖道一禅师广录
排除「如果」的观念
心性上的体悟对学佛人有什么重要性
人生的目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