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用以比喻依阿弥陀佛之本愿他力而得以往生净土之七种譬喻;概皆用以喻显诸佛之不可思议力,犹如下列七事之不能以常情衡量。据安乐集卷上载,所谓七喻:(一)如百人聚薪百年,其高纵然千仞,火焚半日便尽。(二)如船载人,因风帆之势,一日可达千里。(三)如贫者获一瑞物,以之贡王而得重赏,顷刻致富。(四)如病弱者甚至无法上于驴背,但若随从轮王而行,却可凌空飞腾。(五)如巨大粗索,千人不制,而童子持剑,挥斩即断。(六)如鸩鸟入水,鱼蚌皆死;犀角触泥,死者还活。故知性命虽断,若凭不可思议之力,犹可再生。(七)如子安于坟下千年,黄鹄唤之,竟然还活。上述七喻,皆以喻显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、自摄他摄,千开万闭,无量无边,不能以有限之识,疑其无碍之法。[略论安乐净土义、往生要集卷下] p1539
佛教词典 > 佛光大辞典 > 正文
【六处胜解能正记别】 p0310 瑜伽九十一卷七页云:若欲于彼大师有智同梵行所,记别自己所证差别;唯阿罗汉六处胜解...梵语 upādāna,巴利语同。为烦恼之异名。汉译经典亦常译为“受”。系十二缘起之第九“取支”,谓执著于所对之境;...【唯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】 p1010 瑜伽二十一卷十七页云:云何唯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?谓初获得于诸如来正觉正说...想心都息,缘虑并亡,与三昧相应的禅定,叫做正受。...(术语)天然之真理,非人之造作者。止观一曰:法门清妙,为天真独朗,为从蓝而青。同辅行曰:理非造作故曰天真,证...【无相分别】 p1064 瑜伽一卷十一页云:无相分别者:谓随先所引,及婴儿等,不善名言者,所有分别。...(?~842)唐代僧。即杭州盐官县镇国海昌院之齐安禅师。海门郡(位于江苏)人,俗姓李。生时神光照室。少依本郡云...比较两种以上之主张或事物,而仅就各自之优点或特征以叙述要旨者,称为据胜为论。在菩萨戒义疏中解释梵网经之品名所...(术语)分诸法为三界,系属于欲界之法,云欲界系。...即说法者与听法者所应注意之事项。佛所说之法门可使众生转迷开悟,故说法者与听法者皆应专心致意。据思益梵天所问经...(名数)行人所依之四法也。一粪扫衣,二常乞食,三树下坐,四腐烂药。此四种之法,是入道之缘,为上根利器所依止,...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,与大苾刍众,而为说法。时舍利弗、大目乾连,前诣佛所,五体投地,礼佛足已,...闻如是: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。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,稽首于地。世尊寂静默无所说,光...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(孤绝山也)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,与舍利弗经行山顶,而说偈言: 「一心善谛...
准提王佛母身黄白色,有种种庄严其身,腰着白衣,衣上有花纹,着轻罗绰袖天衣,以缓带系腰。种种庄严色法胎藏界之义...一日,佛陀从俱萨罗国回到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。此时,一位名叫返戾的婆罗门,听说佛陀回到只树给孤独园,便想着:我...
问: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,只要心清净,哪怕是念《玫瑰经》,念《古兰经》,也能往生。那么请问往生是靠信...● 大矣哉!净土法门之为教也。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,直指人心者,犹当逊其奇特。即念念佛,即念成佛,历劫修证者,...新春期间,亲朋好友见面总互道恭禧发财。而佛门中人,互道的则是恭禧发七圣财。此财非彼财。有了佛法之七圣财,不只...佛教有一种修持方法叫做随喜功德,意思是看到别人比我有办法,比我有辉煌成就,不但没有嫉妒、愤恨的心理,反而能够...
一、《佛说无量寿经》 曹魏康僧铠 译 二、《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》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 奉诏译 三、《佛说无量清净...他父亲是位大庄园主。 七岁之前,他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他所生活的那个岛国,突然掀起一场革命,...
他力七喻
【佛光大辞典】
上篇:他 | 下篇:他力本愿 |
子题:一钵他半、半钵他、下钵 资持记·释钵器篇:“钵他即梵国量名。准下 一钵他半 ,为周一斗,即唐三升三合强;...
六处胜解能正记别
取
唯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
正受
天真
无相分别
盐官
据胜为论
欲界系
说听方轨
行四依
【大藏经】佛说月光菩萨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法灭尽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

准提菩萨三目十八臂的表法含义
以敬信之心听法

只要有清净心,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
印光大师嘉言录--赞净土超胜
如何大发「七圣财」
五个指头的争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