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杂语)谓前生之身所持之戒行也。前世持五戒者,于今生生为人,前生持十善戒者。今生生于天,或为人中之王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难满】 p1444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一页云:云何难满?答:诸重食重啖,多食多啖,大食大啖,非少能济,是谓难满。...【俱解脱】 p0926 显扬三卷十页云:七、俱解脱。谓已得诸漏无余尽灭;及于八解脱,身证具足住。 二解 大毗...【沤钵罗】 亦云优钵,亦云优波陀。此云黛色莲华,又青莲华,龙依此住,从池得名。...【须跋陀罗】 此翻好贤。西域记云:唐言善贤,旧曰苏跋陀罗,讹也。鸠尸那城梵志,年一百二十岁。泥洹经云:须...(杂语)心邪而于现生作恶业,死后自感责身之恶鬼也。又,心之可怖与恶鬼均。...原指绿眼之异国僧人。于禅林,则专称初祖达磨大师。略称碧眼、碧眼胡。碧岩录第四十二则(大四八·一八○上):“直...【四相】 指显示诸法生灭变迁的生、住、异、灭等四相,此又作四有为、四有为相。《成唯识论》卷二等记载,唯识宗主...【真实行】 菩萨修唯识行,此为十行位的第十位。此位菩萨,修智行,成就成实了悟,言行相应,色心皆顺,称真实行。...栴檀像之略称。栴檀为一种香木,赤色者称牛头栴檀、赤栴檀;黑色者称为紫檀;白色者称为白檀。其木质致密,适于雕刻...【非想非非想处解脱】 p0720 如八解脱中说。 二解 显扬四卷三页云:为欲证得最第一有住自在故,又为解脱彼...日本七高山之一。为日本天台宗山门派大本山。北衔比良山,南接滋贺山,属近江国滋贺郡,跨山城、近江二国。又作日枝...闻如是:一时,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「我今当说圣八关斋。谛听谛听,善思念之,我今当...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佛告诸比丘:「当知食以节度,受而不损。」 佛言:「人持饭食施人,有五福德...毗尼日用切要...
在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中,佛陀教导我们,第一觉悟:「世间无常,国土危脆 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。」阐明了学佛的觉悟...
财色名食睡,身心五条绳,越贪越难解,越执越紧缚。 一念放下时,五绳顿然断,无拘也无束,自在随自心! 有人问禅师...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,佛性原同。彼以恶业沦于异类,我以善业幸得人身,若不加悯恤,恣情食啖,一旦我福或尽,彼罪...有一天,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。众弟子当中有一位长老比丘,竟然在佛陀说法的时候,将脚伸得长长地睡着了...
念佛所见之境,恶境不可怖畏,但摄心正念,其境即消。善境不可欢喜,但摄心正念,必有所得。谓业消智朗,然有浅有深...
菩萨坐菩提树下,以慈忍力降伏众魔。时值二月七日入夜以后,菩萨全身放大光明,于甚深禅定之中,思惟真谛之理,于诸...俗话说,鸟为食亡,人为财死。这是说衣食钱财这些身外之物,是人们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资用,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贪欲是...本焕老和尚笑容可掬。 即将到来的11月7日(农历九月廿一),是本焕老和尚103岁的寿辰。11月初的深圳,清风中夹带丝丝...
前世之戒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前三三 | 下篇:前世三转经 |
【九种加行】 p0092 瑜伽三十一卷六页云:云何名为白品所摄九种加行?一、相应加行。二、串习加行。三、无倒加行。...
难满
俱解脱
沤钵罗
须跋陀罗
心鬼
碧眼胡僧
四相
真实行
檀像
非想非非想处解脱
比睿山
【大藏经】佛说八关斋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毗尼日用切要

让心无所住,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

身心五条绳,越执越紧缚
慈心不杀,当吃长素
敬与不敬之别

念佛所见之境,不可欢喜怖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