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Pārājika,六聚罪之第一,戒律中之严重罪也。新作波罗阇已迦,波罗市迦。戒经谓之弃(犯者不收于内法而弃于外之意也)。僧祇律谓之退没(退没道果也),不共住(不入僧数也),堕落(堕阿鼻地狱也)。十诵律谓之堕不如意处(由犯此戒与魔战而堕于负处也)。四分律谓之断头(以无论如何行法,亦不为用,不得救之而再为比丘故也),无余(绝一切僧中行务之分限,永弃于清众也),不共住(不得共住于僧中也)。俱舍论谓之他胜(胜于恶法也)。通常用四分律断头之义。玄应音义二十三曰:“波罗阇已迦,此云他胜,谓破戒烦恼为他,胜于善法也。旧云波罗夷,义言无余。若犯此戒,永弃清众,故曰无余也。”行事钞中之一曰:“言波罗夷者,僧祇义当极恶。三意释之:一者退没,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。二者不共住,非失道而已。更不入二种僧数(说戒与羯磨之僧众也)。三者堕落,舍此身堕在阿鼻地狱故。十诵云堕不如意处。萨婆多解云:由与魔斗,以犯此戒便堕负处。四分云:波罗夷者,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,若犯此法,不复成比丘故。此从行法非用为名。又云:波罗夷者,无余也。此从众法绝分为名。故偈云:诸作恶行者,犹如彼死尸,众所不容受,以此当持戒。又名不共住者,不得于说戒羯磨二种僧中共住故。”俱舍论十五曰:“薄伽梵说犯四重者不名苾刍,不名沙门,非释迦子,破苾刍体,害沙门性。坏灭堕落,立他胜名。”同光记十五曰: “梵云波罗夷,此云他胜。善法为自,恶法为他。若善胜恶法,名为自胜。若恶法胜善,名为他胜。故犯重人,名为他胜。”有部毗奈耶一曰:“波罗市迦者,是极重罪。极可厌恶,可嫌弃,不可爱。若苾刍亦才犯时,即非沙门,非释迦子。失苾刍性,乖涅槃性。堕落崩倒,被他所胜,不可救济。如截多罗树头,更不复生。不能郁茂增长广大,故名波罗市迦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谓一念之心性具足十界三千诸法。为天台宗之基本教义。天台宗认为,吾人之心中具有地狱、饿鬼等十法界,每一法界又具...【阿耆毗伽】 此云邪命,以邪法活命根也。智论云:如经中说,舍利弗入城乞食,得已,向壁坐食。时,梵志女,名...(界名)五阴与十八界也。...子题:小事 行事钞·师资相摄篇:“五分,二师亦不得以小事留弟子住。若于白衣前出鄙拙言,应令觉知,广如第二十三...(流派)谓南山大师四分律宗之一流。...(杂名)梵语。译言净行也。天竺四姓以波罗门为贵族,亦作婆罗门。...(杂语)又作末喇誐Mārga,译曰道路。见梵语杂名。...(术语)功德之聚魄。佛之德称。涅槃经三十二曰:右膝着地,以偈赞佛。如来无量功德聚,我今不能广宣说。浴佛功德经...(物名)又曰铜钹,铜钹子,铜盘等。原为西戎南蛮之乐器,僧家采用为法会之乐器。又铙与钵原为别物,后混为一,称为...(职位)禅林司汲水沸汤者。义怀在翠峰为水头。见五灯会元。...(杂名)比丘住而无罪之家屋云净屋。...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...尊者大目揵连,从佛在耆闍崛山中,游行恒水边,见诸饿鬼甚多,受罪不同。见尊者目连,皆起敬心,来问因缘。 一鬼问言...普门品(日诵式版本)...
佛就是觉悟的意思,佛者,觉也。当你心里念念想着众生,比如我们这是服装业,愿愿地愿一切众生都有衣服穿,这个心量...
《杂譬喻经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:从前,有个老母亲唯一的儿子得病去世了,她悲痛万分,心想:唯一的儿子都死了,没人...
因其实惭惧故,你造作了很多的恶业,已经造了,临命终时这个下三恶道的业报已经现前了,那么这种人容易往生。为什么...火龙果,又名青龙果、红龙果。其性甘平,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、膳食纤维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B3、维生素C、铁、磷、...
六根中,最难摄的有二根,即意根与耳根。意根容易胡思乱想,耳根常欲听外面的声尘,所以先把这两根摄住,其他四根就...文道是个云水僧,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,故爬山涉水不远千里的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,说道: 末学文道,素仰禅师的...
有一只狐狸,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,枝上结满了诱人的葡萄。 狐狸馋涎欲滴,它四处寻找出口,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洞...一日,女儿要画画,问我画什么。其时正在看书的我抬头看见厅台上的观世音菩萨像,为了给自己多一点清静的时间,我就...
波罗夷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波阇波提 | 下篇:四波罗夷 |
(术语)三论宗以般若所说诸法皆空为宗,故他人目之为无相宗,非彼自称也。盖依一门而分一大乘教为相性二宗,华严天...
心性三千
阿耆毗伽
阴界
二师不得以小事留弟子住
南山家
波罗门
钵娜他
功德聚
钹
水头
净屋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慈悲道场忏法
【大藏经】饿鬼报应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

念念为众生,事事皆佛法

有勇气死,何不更好地生存

诸恶已作,业报已现者易生净土
火龙果可清除体内重金属

先把这两根摄住,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
无道心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