谓一念之心性具足十界三千诸法。为天台宗之基本教义。天台宗认为,吾人之心中具有地狱、饿鬼等十法界,每一法界又具十重法界,共有百法界;每一界又具有三十种之世间,故共具三千种世间;凡夫即于当下的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间之诸法性相。(参阅“一念三千”49、“三千诸法”524) p1402
佛教词典 > 佛光大辞典 > 正文
华译为藏,是包含摄持的意思。...【无妙行恶行及彼二业果异熟】 p1099 瑜伽七卷九页云:复见有人、一期寿中,恒行妙行,或行恶行。见彼命终,堕于恶...指比丘极严重之四种禁制。全称四重禁戒。略作四重。又作四重罪、四波罗夷罪。即:(一)杀生,(二)偷盗,(三)邪淫,指...(术语)谓每半月末日及六斋日可受持八戒斋之日也。杂阿含经四十一曰:于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。...子题:触食家、食家、四食、段食、触食、思食、识食 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四食之中,是 触食家 ;眼根对色,故名...(术语)一世界之中央,有须弥山,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,此大海之外,以铁围山围绕之,如是谓之一小世界。合一千...(杂语)译曰踝。见玄应音义二十一。梵Gulpha。...【不共业】 p0317 集论五卷五页云:云何不共业?若业、能令有情世间种种差别。或复有业,令诸有情、展转增上。由此...(术语)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愿。无量寿经上曰: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闻我名号,系念我国,植诸德本,至心回向...(图像)庚申之典。青面金刚之使者。三猿各各塞耳目口。即道书之三尸也。...梵语 ?rāmanerikā,巴利语 sāmanerī。全称室罗摩拏理迦。意译勤策女、息慈女。五众之一,七众之一。指初出家受...卷一 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皆是无漏大阿罗汉,佛子住持,善超诸有,能...形疾有三:风、寒、热病,为患轻微。心有三病,患祸深重,动有劫数受诸苦恼,唯佛良医能为制药。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...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 「舍利子!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...从前有位国王,他有一位亲信。在一次战争中他拼命地救出了国王,使之安然回国。 国王大大地欢喜,许诺他可以提出任...
往昔,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,城里有一位长者,刚刚丧失爱子以致日夜思念,万般不舍;不久便精神恍惚,茫...
辨体一实相印(十如是) 下面看辨体,辨释这部经典的体性。一般表述,是以实相为体。(中略)这次就具体地针对这部...
佛说:又有一处从人本位,不依自性正觉而修习定慧的正三昧,却怀有妄念而别修一种法门。他们借着精神存想,以坚固自...
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,如果邪淫而至乱伦,那更是丑中之丑,恶中之恶,现在要谈发生于五十余年以前乱伦的悲剧。 ...一日,佛陀与阿难到王舍城中托钵乞食,结束后走出城门,见到城门边有一个大深坑。当时王舍城的人都把大小便弃置此坑...
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、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,不要因为新近的怨恨就忘记往日的恩情。人与人之间,尤其是至亲好友长久相...讲到菩提心,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《劝发菩提心文》。他将菩提心的表现、相貌写得非常清楚、明白。他以八种相,...
心性三千
【佛光大辞典】
上篇:心性 | 下篇:心性本净 |
(饮食)译曰石蜜。善见律十八曰:广州土境,有黑石蜜者,是甘蔗糖,坚强如石,是名石蜜,伽尼者此是蜜也。...
俱舍
无妙行恶行及彼二业果异熟
四重禁
法斋日
食家强坐戒释名
一大三千世界
瞿拉坡
不共业
系念定生愿
三猿
沙弥尼
【大藏经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
【大藏经】思惟略要法
【大藏经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剃国王胡子

恩爱别离怨憎合会,此皆为苦无有欢乐

「一实相印」在《无量寿经》里的表达

《楞严经》中的十种仙道

乱伦的丑恶悲剧
善护口业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