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Paśu,又曰咥哩也遇庾尔Tiryagyoni,译言畜生。见梵语杂名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人名)印度人。为护法菩萨之檀越。常给侍之。菩萨没后,护持其所著唯识之释论,授之玄奘三藏。见唯识枢要上本。...(一)即梵坛之治罚法。释氏要览卷下载,梵罚有二法:(一)默摈,一切人不与犯者来往、言话等。(二)灭摈,犯重罪而心无...(术语)菩萨终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,则初断一分之惑,证一分之理。是名欢喜地。为初地。已上有十地而满二大阿僧祇劫...【楼炭】 此翻成败。...(术语)亦曰一门即普门。言通一法则达一切法之道理也。大日经疏一曰:从此一门得入法界,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。...【六现观缘谛分别】 p0309 瑜伽七十一卷四页云:问:此诸现观、几缘世俗谛?几缘胜义谛?答:一、缘世俗谛,及一种...梵语 sakrdāgāmin。意译作一来。小乘四果之第二。此果之圣者已断欲界九品思惑之前六品,若欲断其后三品之思惑,尚...梵语 adhipati-pratyaya。(一)为四缘之一。乃一切有为法生起或结果之间接原因,凡有强胜之势用,能成为他法生起、结...云何于法所缘差别?若略说有四种,谓遍满所缘,治行所缘,善巧所缘,净惑所缘。遍满所缘复有四种,谓有分别影像所缘...波理夜呾罗,梵名 Pāriyātra, Pāripātra, Pāryātra。中印度古国名,位于秣菟罗国之西北。据大唐西域记卷四载...据华严经疏卷五十二、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三载,佛以十一种持住于世间,以利益众生,十一持即:(一)佛持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...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。法讳希运。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。乃曹溪六祖之嫡孙。西堂百丈之法姪。独佩...闻如是:一时,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「我今当说圣八关斋。谛听谛听,善思念之,我今当...
《智论》里面说,一种可能,或可蚂蚁在自己的前面成佛。你现在不要看它是地上爬的蚂蚁,蚂蚁恶业尽的话,也许它的善...有这样一个故事,说有个地主对他的佃户很好。有一次,他请了很多佃户去他家里吃饭。还免了他们的租子。佃户们纷纷表...
别明三毒无畏。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,其中的三种就是远离三毒,贪、瞋、痴的三毒,使令我们内心面...
参禅人,在散乱心中参禅,不是妄想打工夫叉,即是工夫打妄想叉。何以故?正要用工,妄想拥拥而来;知道妄想来的这个...有一次,几只野兔偶然相遇,它们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的日子过得多么艰辛:又要躲着人,又要避开狗,还要防备着老鹰...静坐(冥想、禅思、内观)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,无论闲忙,晨昏、四季,只要静下心来,看看你的呼吸或者看看你的动作...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,谈起世态炎凉,颇有感慨:大师,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,不是尔虞我诈,...
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;讲究道德的人的处世良方就在于谦恭二字。 李叔同所说的以愚和谦自居,确实...
波戍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波多迦比丘 | 下篇:波旬 |
南齐时代之道士。吴兴郡(浙江吴兴)人。文宣王萧子良曾召其礼佛,拒而不赴。著有正一论,旨在倡导佛、道二教之一致...
玄鉴居士
梵罚
地上
楼炭
一门普门
六现观缘谛分别
息忌伽弥
增上缘
所缘差别
波理夜呾罗国
佛十一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【大藏经】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
【大藏经】佛说八关斋经

结了善缘,才能得蒙救度
父母的累都是为了子女

熏闻离尘,色所不劫

到此放开手来用工,处处是得力处
谁的人生没有痛苦呢
静坐的好处
指责别人时,要先承担三倍责任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