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菩萨终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,则初断一分之惑,证一分之理。是名欢喜地。为初地。已上有十地而满二大阿僧祇劫之行以至佛果。依之而初地以上为地上,初地已前为地前。地前者凡夫之菩萨,地上者法身之菩萨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业尽】 p1218 杂集论六卷六页云:云何业尽?谓顺生受业,顺后受业,俱尽,故死。此约相续没说。由于此处顺生后受...【应屈】 p1398 法蕴足论二卷十五页云:言应屈者:谓已惠施,善惠施,已供养,善供养,已祠祀,善祠祀,少作功劳,...【佛等不多住无诤】 p0655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九卷十一页云:问:佛、独觉,到究竟声闻,为亦住无诤不?设尔;...(术语)对于断见思惑离三界,于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法身菩萨教断无明而成佛之法门也。天台立四教,藏通之二教为界...(譬喻)譬烦恼也。又斥法门之烦者。又谓言语,禅家之常语。出曜经三曰:其有众生,堕爱网者,必败正道。(中略)犹...(术语)二悭之一。吝于财施也。...(术语)依有漏心变作之净土也。据群疑论一,谓阿弥陀佛之净土,虽由佛之无漏心变现而为无漏,然凡夫之心为有漏,故...(杂名)寺之别译。与言绀园、绀宇、绀殿等同。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:可谓缁俗之纲维,绀坊之龙象。...禅林用语。谓不论何等美味之食物,对于已经饱食之人则无从引起食欲;丛林中,转指修行圆满之人之境界。碧岩录第六十...【法苑义林章】 亦称《大乘法苑义林章》,唐代窥基著,凡七卷。书中对于唯识教义的组织及基本内容,如判教、唯识义...(术语)谓阿字本不生之本觉智。义释十二曰:今此阿字亦如是。从此根本无师自然之智,一切智业从此而生。...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...楞严经五十阴魔章...闻如是:一时,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「我今当说圣八关斋。谛听谛听,善思念之,我今当...
这里我举一个公案,大家看看。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个对比。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,怀玉法...
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,名真可,字达现,晚年自号紫柏,吴地太湖人。大师五岁时还不会说话,其父沈连居士担忧他...
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,我没感到痛苦。其实,人的痛苦是太多太多,有些苦甚至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。佛法告诉我...
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,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,是一切世间的无上福田,因此决定了他们具有广大的功德,地位至...
问: 佛经中有描述,极乐世界的地面有落花,诸上善人踩上去会微微下陷。极乐世界诸菩萨的身体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四...
过去有个人,患了下腹的疾病,求医治疗。医生告诉他:用灌肠疗法即可痊愈。当医生备好药水,转身再去拿倒灌用的器具...不气歌(一) 夫妻相伴不生气,气急败坏家风气。为了小事发脾气,回头想想又何必。 暗生闷气有谁知,气出病来无人替...
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。你看看这个世间上,虚空的相越来越少了,因为高楼越来越多了,空气污染越来越大了。所以我们...
地上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地了 | 下篇:地大 |
(术语)(一)谓为无二之相。即言无差别之诸相,平等一味也。法华经譬喻品曰:是皆一相一种,圣所称叹。维摩经弟子...
业尽
应屈
佛等不多住无诤
界外教
葛藤
财悭
有漏净土
绀坊
美食不中饱人吃
法苑义林章
根本无师自然智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
【大藏经】佛说八关斋经

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

明朝高僧紫柏大师

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

切莫毁谤出家人,龙天护法定不饶

极乐世界的往生者有重量吗

学佛得遇善知识是最大的福报
不气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