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杂语)谓信受法华经也。法华经陀罗尼品曰:“佛告诸罗刹女,善哉善哉!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,福不可量。何况拥护具足受持供养经卷,(中略)百千种供养者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三藏法数云: 一、知是处非处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,审实能知。如作善业,即知定得乐报,名知是处。若作...指璎珞本业经所说的六种智慧,亦即别教菩萨于六位时所发生的智慧。 一、闻慧,于十住位中闻中道之理,知一切法...(杂语)大乘授戒之精神列为十条。天台戒疏上曰:欲受戒者,应香火请一师至佛前受。师应问:能忍十事不?割肉饲鹰投...“共教”之对称。又作不共般若。指不与二乘共学,而独为菩萨之教。依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上之说,华严别教一乘乃唯为大...梵名 Mādhyamaka, Mādhyamika。系以龙树(梵 Nāgārjuna)之中论为基础,宣扬空观之学派。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...【一来果】 p0003 如四沙门果中说。 二解 显扬三卷十页云:四、一来果。或倍离欲已,入正性离生;然后证得...未经官许,私自剃发为僧、道者。据明律户律户役条载,寺观住持及受业师私度者,与之同罪,并令还俗。(参阅“得度”...修水陆斋之仪式或仪文。据事物纪原卷八载,梁武帝萧衍梦僧教设水陆斋,觉而求其仪,然世无其说,于是自行撰集,于天...【遍知自性】 p1242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六页云:遍知自性、谓贪永断,瞋痴永断,一切烦恼永断者:问:余契经说:一...(术语)Parinirvāṇa,旧称之涅槃也。唯识述记一本曰:西域梵音云波利匿缚喃。波利者,圆也。匿缚喃,言寂。即是...(譬喻)河中有火,物为灰烬。以比烦恼。杂阿含经四十三曰:佛告诸比丘,譬如灰河。南岸极热,多诸利刺。在于闇处,...无量义经...佛说雨宝陀罗尼经...卷一 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皆是无漏大阿罗汉,佛子住持,善超诸有,能...
己性不可任,当用逆法制之,其道在一忍字; 人性不可拂,当用顺法调之,其道在一恕字。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...问: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,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,该如何是好?是应当求佛加持令自己病情好起来,还是什么都不...佛陀时代,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,后至岸边歇息。此时有一天人放光,照于河岸,对着比丘说:有一个巢穴,夜...
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和动物打交道,记得我上小学时我们家就养奶牛,听妈妈说我们家以前还卖过貂,后来开始卖驴肉,都...
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,承璨禅师后。其信禅师,再敞禅门,宇内流布。有《菩萨戒法》一本,及制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...
如果我们诸位道友害病也好,或者受到伤害、感觉到痛,你观一下吧谁在痛啊?在这个时间你把你的心、能觉悟的这个觉性...
大概禅在当下,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。 一个是什么叫禅,一个是什么叫当下。 当下就是现前的一念心。禅在当...
「无常」的道理大家虽然常听,但却很难体会这两个字更深层的道理;就算能体会,也很容易忘记。学佛,最重要的就是要...
受持法华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受持佛语 | 下篇: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|
见结者,即三见,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,见结所系故,于邪出离妄计追求,谓我当解脱我所解脱,既解脱已我当常住,或...
十力
六慧
受大乘戒十忍
不共教
中观派
一来果
私度
水陆斋仪
遍知自性
波利匿缚喃
灰河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无量义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雨宝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

对自己和对别人要用不同的标准
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
巢窟不可爱,终将败坏

活驴现杀,受现世报

净慧法师: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

身体不是「我」,那「我」在哪里啊

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