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经名)一卷,唐玄奘译。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三藏法数云: 一、一切智无所畏 一切智者,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,尽知尽见也。无所畏者,佛作诚言,我是一切...一、念佛,念佛具足十号,有大慈大悲大光明,神通无量,能拔除众生之苦,我欲与佛一样; 二、念法,念如来所说...因明用语。许,同意、认可之意。因明论式中,立(立论者)敌(问难者)双方不共同认可立论中之条件。就宗依而论,作...梵名 Madhyamakālajkārakārikā。寂护(梵 ?āntaraksita)着。本书综合中观思想与唯识思想,但较偏重中观。全书...【一福量】 p000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七卷九页云:如是百福,一一量云何?有说:若业、能感转轮王位,于四大洲...未得官方颁授度牒之僧众。如北魏至北齐时代,王公贵族以特权私自认可僧尼剃度出家。此期僧众数量急剧增加,私度僧占...据宗镜录卷七载,众生真如之心本自清净,无有垢染,湛然不动,不生亦不灭;犹如水之净性,本体清净,澄湛凝寂,故取...【瑜伽修】 p1244 瑜伽二十八卷十四页云:云何瑜伽修?谓有二种。一者、想修,二者、菩提分修。如彼卷十四页至二十...(流派)又作般利伐罗多迦,般利伐罗勺迦,簸利婆罗阇迦。外道之一类,出家外道也。唯识述记一曰:有外道,名波利怛...(界名)十六游增地狱之一。...(名数)迷界三道也,即惑业苦之三道是。...僧伽吒经...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...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...
形,就是我们的业报的身体。如果我们执著这个身体为真实的,那么这个形体就成了众罪的薮,薮就是一个峡谷,它能够繁...
我们每个人有眼睛、耳朵、舌头、鼻子、身体、意想等感知器官,佛教称之为六根。人们透过六根感知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...
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,净土的愿是二个:第一个厌离娑婆,第二个欣求极乐: 我们相信佛法以后,我们就相信有来生的观...问: 清珠投于浊水,浊水不得不清。佛号投于乱心,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,喊破喉咙也枉然,请问法师如何正...
蠲(juān,免除)租就是免除租金,就考取了功名。这是华亭有个读书人华亭是今江苏松江县一带,李登瀛,士就是读书...
具足万德,不可思议。世间五德,以是难能可贵,何况万德。何为五德:忠、仁、诚、节、勇。 一者忠:忠于国家,忠于...问: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,要面对它、接受它、处理它、放下它;其中最难的是放下,大部分人一旦忧虑,就是时时担心...有这样一个实验: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,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,嗡的一声,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。跳蚤十...
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受持法华 | 下篇:受食 |
解脱道者,谓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。所以者何?由此道能证烦恼永断所得转依故。胜进道者,谓为断余品烦恼所有方便...
四无所畏
六念
不共许
中观庄严论
一福量
私度僧
水喻真心十义
瑜伽修
波利呾罗拘迦
灰河地狱
分段三道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僧伽吒经
【大藏经】大智度论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

真正的主人翁被遗忘了

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

在娑婆打滚得越久,要出去就越困难
大安法师: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

蠲租得第的故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