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界名)十六游增地狱之一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植物)又作耽餔罗。药果名。慧琳音义六十六曰:耽餔罗,西国药果名,俗士女多含此药。慈恩传三曰:担步罗。梵Tā...shi 佛教术语。梵文vi(分析、分割)和jnana(智)的合成语,意指对对象进行分析、分类所起的认识作用。在佛教...(术语)是为准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图画,故谓之观经曼荼罗。...【苦因缘依处】 p0847 瑜伽九十三卷十一页云:又卽此爱依止可乐妙色境界以为依处,方乃得生;说彼名苦因缘依处...(仪式)诵大般若经有真读与转读二样。逐卷诵六百卷之始终云真读,诵经之初中数行而转回经卷,云转读。...指占筮之法。在密教中,行者观自心为月轮或莲花,于其上观 (a,阿)字,变阿字为如意宝珠,并使宝珠遍满法界,其中...(人名)Bhadrakapilā,比丘尼名。曾为波斯匿王所逼,其心无染爱,脱诣祇洹。佛言心无爱染,则无罪。见十诵律二、...谓一切万有万识诸法皆“心”所现,除心之外,无一切法;于一切法之外,亦无心可言。古佛言:“一心一切法,一切法一...即置评语之意。又作拣语、拣话、下语。禅林中,对公案之本则、颂等所加之短评。[雪窦颂古直注卷上、天童颂古直注卷...【增上慧学】 p1315 如三胜学中说。 二解 无性释一卷六页云:三、增上慧学。谓依止慧,正勤修学;此性卽是无分别智...日本佛教用语。又称法华十讲。唐代慧明将法华经八卷分为八座开讲,是为法华八讲之始,后盛行于日本。于日本,除法华...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。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,皆净洁一种类,皆阿罗汉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,与八千大比丘众、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。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:「一切众生心想异故,造...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, 各发无上心, 生死甚难厌, 佛法复难欣, 共发金刚...
临命终时,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,无论是三十岁,或八十岁,总是活这一生最老又最累那天,所以只能...关于金钱,周国平的一种观念值得赞赏:小康胜大富。 贫穷当然是不好的。一个人贫穷了,连温饱都成问题,上哪里去谈...弘一大师以苦心向佛,过午不食,精研律学,弘扬佛法,普渡众生出苦海,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。大师虽然平...
持名念佛是念四字,还是六字?持名念佛,念四字阿弥陀佛,还是六字南无阿弥陀佛,都可以,但以念六字佛号为主。阿弥...
随缘济众,其类至繁,约言其纲,大约有十:第一与人为善,第二爱敬存心,第三成人之美,第四劝人为善,第五救人危急...佛陀时代,有一位气质很好、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座城里,她疲倦又饥饿地走到一户富有人家门口,便再也没有体力...
虚云和尚(1840-1959)是近代禅宗泰斗、佛教领袖。当年出家之后,几乎与家人断绝了一切音信。此后,他先后参拜了国...
佛法是最讲孝道的,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,是度化父母能信佛念佛,将来永离生死之苦。话又说回来,如果父母的业障平重...
灰河地狱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灰河 | 下篇:灰身灭智 |
黄色之袈裟。黄为乾陀罗色,乃以乾陀罗树皮为染料所制。于部派佛教时代,各部所传律典各异,较重要者有昙无屈多迦等...
担步罗
识(Vijnana)
观经曼荼罗
苦因缘依处
真读
占察
跋陀迦毗罗
一心一切法
着语
增上慧学
五日十座
【大藏经】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十善业道经
【大藏经】观无量寿佛经疏

无论如何也要选「往生净土」
在物欲之流中冷静一下
弘一大师也崇信念佛

持名念佛是念四字,还是六字

行善妙方有十味
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

虚云老和尚的净土思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