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名数)一、无体随情假,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实我实法,此实我实法,为遍计所执性而非实体,但一妄情耳,世人随此妄情而于虚假执我法也,故谓之无体随情假。是世间常用之我法也。二、有体施设假,谓依他起性上假施设之我法也。即内识所变之见相二分为依他法,从实之种子而生,有实之体用,就此体用假付我法之名,故名为有体施设假,是圣教中所用之我法也。见唯识论一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即本来含藏之种子。略作本有种。又作本性住种。谓阿赖耶识(第八识)中本来含藏有漏、无漏一切有为法之种子。而由后...【四喻】 金光明经:四佛同举山斤海滴,地尘空界,尚可尽边,无有能计释尊寿命。天台释云:若从信相所疑,应言...【出世间正见果相】 p0483 瑜伽六十二卷十页云:又出世间正见果相,当知卽是前后常故;无所对故。若法,所治若有;...【维摩罗诘】 什曰:秦言净名。垂裕记云:净即真身,名即应身。真即所证之理,应即所现之身。生曰:此云无垢称...书写经典送人,或书写经毕,欲置入经藏时所行之法会。又作开题供养、书写供养、一切经供养。又经属三宝中之法宝,供...(植物)Aśvattha,木名。探玄记二十曰:阿说他树,此云无罪树。谓绕三匝,能灭罪障,此是菩提树。百一羯磨五曰:...日本佛教用语。即日本天皇发愿敕命建造之寺。又作敕愿所。古称御愿寺,即特指御归依之寺。后世遂成为寺格之一种。凡...(传说)阎罗王宫昼夜三时有大铜镬,自然现出。时有大狱卒,捉王使卧热铁上。以铁钩开口,以洋铜灌之,全身无不燋烂...是二十二根中最后的三根,即未知当知根、已知根、具知根。未知当知根是由于其中意、乐、善、舍、及信、勤、念、定、...(术语)一个之文字。名之极少也。俱舍论世间品曰:极微字刹那,色名时极少。光记十二曰:析名至一字,为名极少。大...【摄受徒众而不教授教诫等戒】 p1460 瑜伽四十卷十七页云:若诸菩萨、安住菩萨净戒律仪;摄受徒众,怀嫌恨心,而不...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...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、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,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,五百比丘...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(一)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,名曰满贤,...
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,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,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贪爱外在的世界,我们真正在乎的是我们生命当...
佛教的大纲,不外乎五宗。这五宗是:律,教,禅,密,净。律是佛法的根本,严持净戒,以达到三业清净,自性圆明,五...
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,到现在差不多已近三千年了,所以现在人,活到七十岁的已为上寿。再过一千多...人有种种烦恼,烦就是烦闷、烦扰;恼是恼乱、热恼。烦恼就是感到烦闷苦痛、心神高度不安的心理。烦恼不去除,人无法...
【世有行人,一向修行,不究自心,但知外务,或求利养,或好名闻,或贪现世欲乐,或望未来果报,如是发心, 名之为...问: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? 大安法师答: 一般来说,如果我们要学佛念佛求往生的话,应该来受三皈依。如果你三皈依...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,孤露竛竮如逃逝子。 纵闻佛法依教修行,自力劣弱难破无明。 猗欤世尊慈悲心切,四...
清朝才子纪晓岚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记载:古时有一官员,去世之后堕入地狱与阎罗王辩论:本官在阳间任职期间,既不...
二假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二俱犯过 | 下篇:二众 |
【无执受法】 p1060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:无执受法云何?谓声意法处,及无执受九处少分。...
本有种子
四喻
出世间正见果相
维摩罗诘
经供养
阿说他
敕愿寺
琰魔王苦乐二相
三无漏根
一字
摄受徒众而不教授教诫等戒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
【大藏经】优婆塞戒经
【大藏经】撰集百缘经

妄想,是你给它力量的

略释《四料简》要义

佛法灭尽时,我们该怎么办呢
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

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
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
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