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为杀人念诵咒咀神之咒也。咒咀神为起尸鬼即毗陀罗是。古昔有倒悬乌刍沙摩明王画像而供物等皆转倒而作咒咀者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巴利名 Saddhammajotipāla。初名 Chapata。西元十二世纪缅甸之学僧,蒲甘派(巴 Pagan)之祖。师事蒲甘长老郁多罗...梵语 kalpa-kasāya。为五浊之一。谓时节之浊乱。于减劫中,饥馑、疾病、刀兵等劫生起,衣食等资具衰损,是为劫浊。...【四种化】 p0404 瑜伽七十四卷十一页云:云何加行?谓若略说,有四种化,说名加行。一、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,作菩...又作家训。为小参之别名。指禅林中非时之说法,以别于上堂说法之大参。据死心语录载,所谓家教,即指小参,譬如人家...【应如是行】 p1400 瑜伽九十七卷七页云:我应如是行者:谓善护于身,善守诸根,善住正念。...(术语)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,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,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。大日经二曰:佛说不思议...(书名)具名成唯识论掌中枢要。唯识三个疏之一。四卷,唐慈恩作,解成唯识论中之要义。...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的心念。...(杂语)由施主之请而赴斋会也。行事钞下有赴请设则篇。...如来的头顶上有肉髻,一切人天不能见,故名无见顶相,为三十二相之一。...【慢】 七慢之一。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、胜劣、好恶等,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,称为慢;亦即轻蔑、自负之意...尔时,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,偏袒(tǎn)右肩,合掌向佛,而作是言:世尊,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? 佛告无尽意菩...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...大方广佛华严经...
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。赵州禅的内容非常丰富,就像古人所说,讲到赵州禅,就没有你的开口处,...
阿弥陀佛之身,是与诸佛同一法身;阿弥陀佛无心,是以苦难众生的心为心。我们每个念头里面都具有阿弥陀佛的法身功德...
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,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。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,前世的生活...
在早晚功课和日常佛事当中,有几样法器比较常用,其持用的姿势可概括为:对口引磬,合掌木鱼,照面铛子,平胸铪子,...问: 学佛主要就是要解决后生大事.但我很多朋友都说在解决后生大事之前,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? 常敏法师答: 释迦...
四依法很重要。一、依法不依人。二、依义不依语。三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。四、依智不依识。 什么叫依法不依人呢?不...
我们知道第八识是不造业的,它只是收集业力,变现果报。那么现在开始的前七转识,跟你的因地的造业有关系了,开始讲...一、贪 贪又作贪欲、贪爱、贪著,略称欲、爱。是对于自己所喜爱的外境,生起染污的耽著心。 在经典中有许多形容贪爱...
咒咀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咒印 | 下篇:咒师 |
(人名)嗣马祖。有好雪片片不落别处之机语。见碧岩四十二则。...
萨达马提波罗
劫浊
四种化
家教
应如是行
不思议真言相道法
唯识枢要
微微心
赴请
顶相
慢
【大藏经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
【大藏经】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方广佛华严经(81卷)

赵州禅师和赵州禅

夜夜伴佛眠,朝朝还共起

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

【图】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势
学佛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吗

佛教的四依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