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菩萨)观世音之梵名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位于浙江余杭西北之径山。原称明月堂。南宋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临济宗高僧大慧宗杲自径山退隐明月堂,于隆兴元年...(术语)警醒心之惛沈也。唯识论三曰:作意谓能警心为性。俱舍论四曰:作意谓能令心警觉。宝箧印陀罗尼经曰:从佛身...(印相)顺于如来藏申二水指(第四指),使指头相柱如山峰,其二火指(中指),头亦相柱稍屈如连环状,又开二空指(...(术语)结成戒律而护持也。智度论二十二曰:众僧大海中,结戒为畔际。...禅宗六祖惠能,在广东韶州府曹溪,说法度生,后人遂把曹溪代表六祖。...【十种决定】 p0109 显扬十六卷十九页云:十种决定者:一、于众生无中决定。二、于遍计所执自性无中决定。三、于无...谓声闻之人,畏怖世间生死轮回之苦,乐着涅槃,反为证佛果之障碍。涅槃宗要(大三八·二四六上):“声闻畏苦,障于...【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八事】 p0583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: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事者:谓八种事。一、施所成福作用事,二...将大藏经翻译成满洲文字之处。据啸亭续录卷一载,乾隆三十七年(1772),高宗以佛教大藏经已有西藏文、汉文、蒙古文...于禅林中,指送葬之当日。敕修百丈清规卷二帝师涅槃(大四八·一一一七上):“正日,鸣钟集众。”[禅林象器笺卷三...【时差别苦】 p0916 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页云:时差别苦者:谓卽如是诸品类苦,过去已有,未来当有,现在今有。如...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,与八千大比丘众、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。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:「一切众生心想异故,造...佛说弥勒下生经...
问: 一位法师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在任何一部经典上说念佛能够往生。又说信愿行三资粮具备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...
昔日,佛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弘化,与侍者阿难在路行走。此时,佛看见远处调达正沿着同一条路朝他们走来,就告诉阿难:...
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勤俭宽和,是一位出家法师的墨宝,这副字一直我非常喜欢。若从字面意义来说,可谓见仁见智,无...
同样是空观、假观,这二个法门是完全一样,内涵是一样;但是为什么凡夫修空观、假观的时候,障碍重重;圣人修空观、...问: 为何《无量寿经》把人道、天道也判为恶道? 常敏法师答: 天道,人道,阿修罗道,地狱,恶鬼,畜生,这六道里...
近现代,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。他们是虚云、圆瑛、太虚、印光、弘一大师。 虚云禅师,以专宏禅宗著称。印光...
我们在座的老年人多,家里的女儿、孙女、外孙、孙子,这些人就像自己身上肉一样,他一听到哪个孙子孙女怎样了,他的...「无常迅速,生死事大」,生死是人生的大患,生死流转的根源,就是「烦恼」。 烦恼,是指一切能污染、易扰乱有情身...
阿婆卢吉低舍婆罗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阿婆罗骞陀 | 下篇:阿跋多罗 |
东晋庐山慧远(334~416)撰。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沙门不敬不王者论第五。揭示人之形体虽会灭尽,然精神...
妙喜庵
警觉
大护印
结戒
曹溪
十种决定
声闻畏苦障
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八事
清字经馆
正日
时差别苦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十善业道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弥勒下生经

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

亲近贤人之要

佛法中的「勤俭宽和」

凡夫为何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
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

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