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菩萨)阿弥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时之名也。无量寿经曰法藏。平等觉经曰昙摩迦留Dharmākara,译曰法宝藏,大阿弥陀经曰昙摩迦,无量寿经云作法,如来会云法处,智度五十云法积。嘉祥大经疏曰:“能蕴畜佛法,故曰法藏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烦恼与诸受相应】 p1194 俱舍论二十一卷七页云:论曰:欲界所系诸烦恼中,贪、喜乐相应。以欢行转,遍六识故。瞋...【具于善行】 p0824 瑜伽七十九卷十七页云:云何菩萨具于善行?此何行相?谓诸菩萨,于内成熟诸佛法故,于外成...【别境心所】 五位百法中,六位心所的第二位,是‘遍行心所’的对称。计有五种,谓欲、胜解、念、定、慧。名别境者...【证自证分】 唯识宗所立识体四分的第四分。这是识体作用的一部分,即是对自证分再加以证知的作用。自证分有证知见...(名数)传灯录达磨章举达磨传法之偈。曰:吾本来玆土,传法救迷情。一华开五叶,结果自然成。是禅家分五家之谶语也...(1618~1684)明代临济宗僧。楚北人,俗姓瞿。字善权。十三岁丧父母,从安顺府(贵州)观音硐之太虚出家,数年后,...(术语)佛为人中之宝也。维摩经佛国品曰:熟闻人宝不敬承。注云:肇曰:在天为天宝,在人为人宝。宝于天人者岂天人...大品般若经佛母品,开十四难而为六十二。 一、于五蕴计常无常四句成二十 计色之常无常,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。...【八识三性】 在善、恶、无记三性中,第八识是无覆无记,第七识是有覆无记,前六识通于三性。即前六识若与信等十一...梵名 Sarva-dharmāpravrtti-nirde?a。凡二卷。姚秦鸠摩罗什译。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。阐说诸法之实相,原无善恶等分...【此世他世乐忍】 p0617 瑜伽四十二卷十三页云: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忍?当知此忍、略有九种。谓诸菩萨、住不放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,与八千大比丘众、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。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:「一切众生心想异故,造...在家菩萨戒本(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) 香赞 炉香乍热。法界蒙薰。诸佛海会悉遥闻。随处结祥云。诚意方殷。诸佛现全...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俱,比丘五百及诸菩萨。 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「将来之世,当有比...
佛陀僧团里,出家人必须每天出外托钵乞食,表示上乞佛道,下化众生之意。有一天,一群比丘托钵到一户人家,恰好主人...
菩萨为何称名普贤? 梵语输跋陀,或三曼跋陀,汉译普贤。菩萨因何名为普贤?《悲华经》说:我行应当胜诸菩萨。宝藏...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:罪在哪里?或者叫:业障在哪里?我们每一个人先审视一下自己:我们有没有罪?有罪吗?有一句话...在一次法会上,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,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,肃宗很生气的说:我是大唐天子,你居然不...月船禅师是一位善于绘画的高手,可是他每次作画前,必坚持购买者先行付款,否则决不动笔,这种作风,给社会人士经常...
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,念念念呢,觉得是不是真有阿弥陀佛啊?阿弥陀佛是谁啊?他跟我是什么关系啊?他会知道我吗...
这个地方等于是有人提问,说,因缘观能够产生增上的功德,但是这个真如观,无分别智,完全不分别,修习无分别智对菩...
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,北传的四部《阿含经》中,除了《增一阿含经》谈得比较具体,其他三部经典要么是没有记载,要...
法藏比丘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法应 | 下篇:法藏碎金录 |
【富罗】 正言腹罗,译云短靿(于教切)靴。...
烦恼与诸受相应
具于善行
别境心所
证自证分
五叶
达位
人宝
六十二见 其一
八识三性
诸法无行经
此世他世乐忍
【大藏经】佛说十善业道经
【大藏经】在家菩萨戒本
【大藏经】佛说当来变经

供养烧饼的女孩

菩萨为何称名「普贤」
业障的来源与对治
虚空眨眼
有禅心的人,不计人间毁誉

疑根致懈怠,懈怠致放逸

为什么要修无分别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