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人名)竺姓,犹言释。道生其名。罗什门下四哲之一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五种其性钝拙的烦恼,即: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...(杂语)太者甚也,廉者粗也,纤者细也,谓涉于粗细之事而接人之宗匠手段也。生犹言者,指太廉纤者言也。碧岩三则垂...(术语)佛舍利有全身碎身之二种。...又作十物、什器、什宝。什即杂、聚之意。指寺院中之各种法物。在印度,僧众个人之随身物称轻物,僧团全体之所有物称...【依止执受证】 p0770 此阿赖耶识第一证也。瑜伽五十一卷二页云:何故若无阿赖耶识;依止执受,不应道理?由五...(术语)Śima又云四摩室。为戒场,即布萨界之梵语也。译曰别住。法砺四分疏七末曰:明了论西音名为四摩室,此方翻...(杂名)天台智者制法华经之序而题为序王。王者起也,初也,序者众文之起初,故名序王。释签一之一曰:王字去声,谓...【不净自相】 p0324 瑜伽三十卷十四页云:云何名为寻思自相?谓且于内身中所有秽朽不净,发起胜解;了知身中有发毛...(术语)散乱之心勤修之善根也。对定善而言。如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,前十三观为定善,后三观为散善。观经玄义分曰...(一)谓得法者由法喜之心,而怜悯未得法之迷者。或指佛菩萨之爱护慈念众生。 (二)谓自己由证悟而爱着善法。天台宗十...(杂语)Jāna,译曰智。大日经疏十三曰:萨末啰Smara(忆念也),惹那Jāna,智也,言尚忆此智也。菩提心义十曰:...君不见。绝学无为閒道人。不除妄想不求真。 无明实性即佛性。幻化空身即法身。法身觉了无一物。 本源自性天真佛。五...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...大势至法王子,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我忆往昔,恒河沙劫,有佛出世,名无量光;十二...财富是什么?我们如何获取?如何使用? 一般讲到财富,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房子、车子、存款等物质上的东西,实际上...有一个研究力学的教授,他研究这个高空的物体高速穿下来的时候,是什么力量都挡不住的。就像空中一只小鸟的身体都能...问: 对恶母应该孝顺吗? 大安法师答: 首先你对你的母亲无论她对我们做什么,我们一定要对她孝顺。何以故?她就即...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1. 问: 什么是佛教? 答: 佛教,广义地说,它是一种宗教,包括它的经典、仪式、习惯、...一、 《地藏经》 《地藏经》专门讲因果,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,提倡这孝字。都是这些很孝顺的儿女,为了超拔自己的...
大家学过《菩提道次第》,知道从修行上,根据各人发心的不同,也可以说根器不同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种士夫,下士夫注...
莲池大师谈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绣诸佛,云千佛衣,此讹也。佛像止宜顶戴在首、负荷在肩而已。悬挂胸膈,已涉亵慢。...问: 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,应该是百分之百服从,修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诚敬二字,一切法得成于忍,我...
竺道生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竺经 | 下篇:竺坟 |
(术语)凡禅门集人为坐禅说法念诵,谓之参。参者交参之义,谓众类参会也。故诘旦升堂,谓之早参,日暮念诵,谓之晚...
五钝使
太廉纤生
全身舍利
什物
依止执受证
四摩
序王
不净自相
散善
法爱
惹那
【大藏经】永嘉证道歌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
【大藏经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
如何获取使用财富
父爱与母爱
对恶母应该孝顺吗
赵朴初老居士《佛教常识答问》
耀一法师:初学佛应读的几部经

要想达到最高境界,不要忽视平常的小事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