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法相辞典 > 正文
即指有情与非情。根,指身根、眼根等,故凡具有身根、眼根等之有情众生皆称为有根。盖能造之地、水、火、风等四大及...亦名:学法女 济缘记释云:“梵云式叉摩那,此翻学法女。”(业疏记卷一七·三一·二○)...【湿生中有受生】 p1406 俱舍论九卷五页云:若湿生者;染香故生。谓远嗅知生处香气,便生爱染;往彼受生。随业所应...三业清净者: 一、身行清净 谓身之所行,能防塞一切诸不善法,是名身业清净。 二、口言真诚 谓凡所言说,...【睒婆】 此云木緜。...(术语)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。楞严经一曰:佛告阿难:此是前尘虚妄相想,惑汝真性。...密教图像中,于金刚萨埵、欲菩萨、触菩萨、爱菩萨、慢菩萨等五秘密中,加上八供四摄,共成十七尊,称为五秘密曼荼罗...(杂名)死者之灵魂,为害于人,曰死灵恶灵。皆是由迷者之妄信妄想而生者。佛经无其说。...(术语)小乘二类之一。声闻缘觉二种之小乘,单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者。谓为愚法小乘。一旦虽取小果。然解...由印度毗舍离城北方至喜马拉雅山脉中香醉山(梵 Gandha-mādana)间,有七座黑山。其名称依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南剡浮...梵名 Uruvilvāgrāma,巴利名 Uruvelā gāma。又作郁鞞罗斯那尼(巴 Uruvelā-senāni)、优为罗县、沤楼频螺聚落...(可治癌症跟痔疮、青春痘等等) 佛说疗痔病咒: 怛(dan)侄(zhi)他(ta) 頞(e)兰(lan)帝(di) 頞(e)蓝(lan)谜(mi) 室(shi...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:一时,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,与大比丘众,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,诸漏已尽无复...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(三称)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卫国,祗树给孤独园。与大比...
中国传统文化里每年一度的清明节,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先?净土宗十三祖师印光大师开示要以诵经、持咒和念佛号为主,...
为了尽快成佛,有好几个月,一休和尚独自一人在禅堂打坐,默然不语,对发生在身边的任何人和事都毫无兴趣。他的师父...
疏文 问曰 :未审定散二善,出在何文?今既教被不虚,何机得受?答曰 :解有二义。一者谤法与无信,八难及非人,此...
为什么佛陀要制戒?为什么这个戒是十方三世诸佛都要去制定的?而且大小乘经典都赞叹戒律的功德?你要修行佛道,一定...《心经》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,观就是思惟,思惟就是你想,你一天想什么?经过你的想,经过你的思惟,经过你的理解...问: 请问法师,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? 大安法师答: 这个观点完全是一种妄念的产物。怎么能说吃素体力...在这个世界上,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,事事如意,总会有烦恼和忧愁。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,我们该...
只要我们以一颗善心来对待别人,就能与人结下善缘,从而才能有好的人缘。如此,则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...
依止执受证
【法相辞典】
【依止执受证】 p0770 此阿赖耶识第一证也。瑜伽五十一卷二页云:何故若无阿赖耶识;依止执受,不应道理?由五因故。何等为五?谓阿赖耶识、先世所造业行为因。眼等转识、于现在世众缘为因。如说:根、及境界、作意、力故;诸转识生。乃至广说。是名初因。又六识身,有善不善等性可得。是第二因。又六识身、无覆无记异熟所摄,类不可得。是第三因。又六识身,各别依转。于彼彼依,彼彼识转;即彼所依,应有执受。余无执受,不应道理。设许执受;亦不应理。识远离故。是第四因。又所依止、应成数数执受过失。所以者何?由彼眼识、于一时转,一时不转。余识、亦尔。是第五因。如是先业及现在缘以为因故,善不善等性可得故,异熟种类不可得故,各别所依诸识转故,数数执受依止过故;不应道理。
上篇:依止有二种 | 下篇:依根差别道 |
(天名)九曜之一。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。梵名阿伽罗伽。肉色左手持独股戟,右攫服。坐于筵。...
有根无根
式叉摩那
湿生中有受生
三业清净
睒婆
前尘
五秘密曼荼罗
死灵
愚法
七黑山
优楼频螺聚落
【大藏经】佛说疗痔病咒
【大藏经】般舟三昧经
【大藏经】晚课(暮时课诵)

印光大师开示: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先

心安处便是吾乡

净土教法何机得受

为什么佛陀要制戒
梦参老和尚:心经上的第一个字
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
随缘自适,烦恼即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