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又曰空遍处。禅定之名。遍一切处,使为空界之一色者。十遍一切处定之一。见三藏法数三十八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又名佛识,即第九庵摩罗识。庵摩罗华译为清净,即脱离一切无 明烦恼的意思。...指密教修法之护摩坛、正觉坛等。“大坛”之对称。一般而言,两部大曼荼罗之供养坛称为大坛;相对于此,灌顶时之正觉...为密教之修行者于澡浴之后,结顶发之法。又作结顶发、结顶髻。苏悉地羯罗经卷上持戒品(大一八·六○七上):“澡浴...(流派)谓弘毗伽罗论之人也。玄应音义二十三曰:记论外道,即毗伽论是也。...梵语 niruddha。意译作灭。指灭谛,乃四谛之一。大乘义章卷一(大四四.四六七下):“言毗尼者,是外国语,此翻名灭...禅宗公案名。又作云门日日是好日。碧岩录第六则(大四八·一四五下):“云门垂语云:‘十五日已前不问汝,十五日已...亦名:欲净同异 子题:欲应羯磨、清净应说戒、欲、清净 行事钞·受欲是非篇:“问:‘欲与清净,同异云何?’答:‘...【离增上慢】 p1425 瑜伽二十八卷六页云:云何离增上慢?谓于所得所触所证,无增上慢,离颠倒执。于真所得,起于得...【染受生起由三因缘】 p0878 瑜伽九十六卷十八页云:又在家众,或出家众,于诸欲中未离贪者,由三因缘,诸染污...(术语)又曰净施。戒律之制,比丘有得衣钵药及金银谷米者,不许自蓄之,必求所施主一旦施与之。而如衣钵药者得更由...自家中之珍宝;禅林中,转指人人本具之佛性。无门关自序(大四八·二九二中):“岂不见道:从门入者,不是家珍;从...形疾有三:风、寒、热病,为患轻微。心有三病,患祸深重,动有劫数受诸苦恼,唯佛良医能为制药。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...梵网经菩萨戒本(诵戒专用)...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、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,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,五百比丘...
天有黑白,月有圆缺,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,人生亦是如此。人生如果按百年计算,50岁以后的人生应该进入下半场...
修行办道这件事,首先在发心上,如果要出家的话,就在初出家的几年,一定要把基础打牢,为什么这样讲呢?初出家,总...
要得到一心不乱,必先无悭贪、无挂碍、无散乱心才可。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,在家众则种种俗务牵挂、放不下,较...
今年,我48岁了,过的狼狈不堪,回想过去的前半生,一直在贫穷、卑贱中挣扎,以后的日子,也看不到大的改观。万幸的...
像学习无常、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,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偏差,即是: 第一,简单的记住几个结论,就认为自己懂了,学...从前,有两个兄弟,父母早亡,家产富饶,以不能孝养双亲为憾! 随着时间的迁流,兄弟二人的意志兴趣大为差异。哥哥...什么叫做佛事? 广义的说:凡是做的信佛之事、求佛之事、成佛之事,都叫做佛事。佛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,祗要你能...问: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? 仁清法师答: 好几种,这是我根据佛经理解的。洒净的意义是把加持了大悲咒的水洒出去...
空一切处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十八空 | 下篇:空一显色 |
(名数)菩萨得七种之辩:一、捷疾辩,于一切之法,无碍故。二、利辩,有人虽能捷疾而不能深入,以能深入乃名为利。...
如来识
第二坛
结发
记论外道
尼弥留陀
日日是好日
欲与清净同异
离增上慢
染受生起由三因缘
说净
家珍
【大藏经】思惟略要法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梵网经菩萨戒本(诵戒专用)
【大藏经】优婆塞戒经

下半场的人生需要做一些减法

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磨练,一碰到困难就抵不住了

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,便能预知时至

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忏悔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