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名数)仁王经上曰:“色受想行识空,十二入十八界空,六大法空,四谛十二因缘空。”天台之仁王经疏中,引智度论以之为六空:一果报空,五蕴空是也。二受用空,十二入空是也。三性别空,十八界空是也。四遍到空,六大空是也。五境空,四谛空是也。六义空,十二因缘空是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由无明及我执,而惑障以起。言惑障者,迷妄之心,迷于所对之境,而颠倒事理,谓之惑。烦恼能障碍圣道,故名障。皆烦...(物名)梵语Khaḍga,又作竭誐。译云刀或剑。求祈愿成就时所用七物之一。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所谓:如是计都,朅伽,...(术语)以邪见破斥如来之正法也。法华经曰:若闻此语,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。...(名数)一我相,于五蕴法中计有实我,有我之所有也。二人相,于五蕴法中计我为人,异于余道也。三众生相,于五蕴法...(名数)息灾、增益、敬爱、钩召、降伏之五法也。见辨惑指南四。...又作纳衣、粪扫衣、弊衲衣、五衲衣、百衲衣。即以世人所弃之朽坏破碎衣片修补缝缀所制成之法衣。比丘少欲知足,远离...明代僧。生卒年不详。新安(安徽歙县)人。又名远清。初习华严,游方至越州(浙江绍兴);其时慧云律师于灵隐寺传授...子题:受食前咒愿、嚫讫下食 行事钞·讣请设则篇:“四分律中,受糗,然后咒愿,今此方不行。五分,于余方不为清净...含注戒本·九十单提法:“佛在舍卫,乞食比丘威仪具足。尼见生善而数请,比丘不受。后僧分衣,便以衣与尼,尼辄受之...(经名)一名佛说法印品经,四卷,秦罗什译。依持世菩萨之请问而说大乘之法门。...(一)(376~449)东晋时西行求法译经僧。凉州人(一说河北人)。弱年出家,精勤而有学行。立志欲躬睹灵迹,广寻经要...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...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,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诸天龙鬼神无央数,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,...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(宋言时称)译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。与大比丘...一、 叹无常,叹无常,一叹无常好凄凉; 为名苦,为利忙,用尽机关不久长。 争名名上死,夺利利中亡; 利数名场客,...
我们过去曾经造了很多种恶业,所以感召到种种果报。我们现在身心不自在,什么原因?就是过去的业力所感召的。我们知...
我们是牲畜的活坟场,为了口腹之欲而将它们斩杀。饕餮之前从未伫足片刻想想,若动物也像人一样有人权当如何?星期天...
修行,就是要将心打开。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,知道了很多佛学理论知识,但在心性上没有改变,仍然感到烦恼重重,与外...心中有大爱,才有明朗、温馨的人生。大爱就像温暖柔和的阳光,普照大地众生。 有一则童话故事是: 一个小山村里,住...
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,一定要在这上面反复衡量。以前的人讲几句就很明白,就会按这样去做。但是今天...
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,明朝人,姓蔡,住昆明小东门外。父母去世,遗下财产田园,生活过得很好,勤俭劳动,自种菜蔬出...何谓积极?时时地生活于现在,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于过去的骄傲与悔恨,也不将宝贵的生命消磨在对于未来的幻想与...
六空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四空 | 下篇:七空 |
(术语)华严宗所立十玄门之第九。谓唯如来藏之一心,自在性起,成就一切之功德也。见五教章中。...
惑障
朅伽
破法
我人四相
五种悉地
衲衣
性清
咒愿受食
与非亲尼衣戒缘起
持世经
宝云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
【大藏经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
罗状元十叹无常歌

忏悔清净了,身心就得大自在

戏剧大师萧伯纳谈素食护生

不仅要将心打开,还要请佛住心
猎人与猴子

五根放逸的过患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