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作纳衣、粪扫衣、弊衲衣、五衲衣、百衲衣。即以世人所弃之朽坏破碎衣片修补缝缀所制成之法衣。比丘少欲知足,远离世间之荣显,故着此衣。粪扫衣就衣材而名,衲衣就制法而说。又比丘常自称老衲、布衲、衲僧、衲子、小衲等,僧众呼为衲众,皆取着衲衣之义。[十诵律卷三十九、大乘义章卷十五头陀义两门分别条、慧琳音义卷十一](参阅“百衲衣”2495) p3952
佛教词典 > 佛光大辞典 > 正文
【纳受】 p0949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:纳受者:谓卽于彼心涉入境、能摄受故。...羯磨疏·诸戒受法篇:“若与染污男相触者,正是学宗。心须净晓。中必行缺,应从重受。故列形终,可不然乎?”济缘记...(名数)一身精进,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。二心精进,断悭贪等之恶心而不使得入也。见智度论八十。...梵名 Madhyamāgama。音译作摩地岩阿甘。凡六十卷。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。收于大正藏第一册。为北传四阿含之一。关于...(佛名)私呵摩提佛之略称。...亦名:梵坛法、不共语羯磨 子题:三种调伏法、梵坛、语地、不与语、教授、教诫 行事钞·僧网大纲篇:“言默摈者,五...即大日经所说六十种妄心之一。如风之散乱不住,不能专志一心。大日经住心品(大一八·三上):“云何风心?谓遍一切...以梦中出现狼、虎、狮等各种幻像比喻虚妄不实之事。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二(大二四·七六○上):“眠时梦见山崩或飞腾...【六触身】 p0296 集异门论十五卷二页云:六触身者:云何为六?答:一、眼触身。二、耳触身。三、鼻触身。四、舌触...以人之性譬诸木而谓根,根之发动处称为机。修行之进止,教法之兴废,乃由此根机之如何而定。(参阅“机”6249) p4...佛像形态之一种。为面容慈悲,呈女性丰丽之姿的菩萨与天部(如辩才天、吉祥天)。 p1335...根据弘化社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。...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,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,一切大圣,神通已达。其名曰:尊者了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,忘言得旨端可悟明。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,拈华于灵山会上,...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, 时时谦虚,以礼待人,则所行无碍。 佛陀在时世,僧团中有一位比丘经常炫耀自己的贵族身分...
祖师立的规矩,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!说什么病后方知身是苦啊,壮时都与他人忙。我们要是有了病,才晓得这个身子...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,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乎都不一样。同样一句阿弥陀佛,十个人念的境界皆不相同。并非...问: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,不知有何根据?此话该不该说? 大安法师答: 此话不该说。我们身处这个时代,一定...
所谓感情,是指男女之间、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,亦即爱情、亲情和友情。佛教徒仍是凡夫,不可能没有父母,也不...
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。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,是以一心为根本。他这个观法跟《大乘起信论》非常接近。《大乘起信...一天,佛陀带领弟子们入舍卫城托钵,途中看到一名梵志望着自己田中已经成熟、可以采收的稻米,面露欢喜之情。佛陀问...
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。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子,有了善根;或者来生的善根不坏,又能遇到地藏菩萨、念地藏...
衲衣
【佛光大辞典】
上篇:衲众 | 下篇:衲衣十利 |
(术语)密教就有相无相有浅略深秘之二释。言其浅略之义,则凡夫所知色心之诸法,事相显了,心前现行,易了易知,谓...
纳受
式叉摩那六法学宗
二种精进
中阿含经
私呵提佛
默摈法
风心
梦虚
六触身
根机
天女形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地藏菩萨本愿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寿经
【大藏经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除虎记

病后方知身是苦,壮时多为他人忙
心净国土净
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,此话该不该说

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

如何运用「一心真如」这个观法
世间上有五件事无法避免与脱离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