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名数)一法相空,言有法之空无。二无法空,言无法之空无。三自法空,言自性之空无。四他法空。言他法之空无。见大乘义章二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衣服)三衣之一。袈裟者。缝缀数条之布帛作长方之幅者也。安陀会横有五条。故名五条袈裟。其全体之大,若依四分宗...四我烦恼,又云四惑。于第七末那识,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: 一、我痴 即无明,愚于我之相,而迷无我之理...(术语)佛陀对于众生之根机,而施相应之手段。又禅家之宗匠答学者之问也。...(名数)破戒律者之过也。四分律所说。五过者自害,为智所诃,恶名流布,临终生悔,死堕恶趣是也。...(名数)起信论之法门也。阿梨耶之心体无生无灭。有无明,迷于自之心体,而违寂静之性,鼓动起念,有生灭四相。即使...(术语)译曰成就,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,通于世出世之法,三密相应,因而成就之妙果,以梵语谓之悉地,为成就其妙...有广狭二义,狭义指着衲衣参与法会之大众;广义言之,则泛称僧众为衲众。衲衣亦称五衲衣,谓补缀破弊衣而作成之袈裟...为“修得佛性”之对称。指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法尔本然之佛性。据北本涅槃经卷七所说,有情众生悉有佛性,然凡夫之佛性...亦名:咒咀 济缘记释云:“初咒音周又,字声俱误;如文,字须从示,声宜音粥。检今字书,祝字正是咒诅;祝通咒粥二...戒本疏·九十单提法:“五缘成犯:一、是比丘尼。多论云,与尼三众同堕;律虽无文,义亦应尔。浣衣中似是犯轻;随情...(术语)梵语陀罗尼,译曰持。持句者,持陀罗尼之言句也。...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...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,取其无相一灋,广生众教,含义不赀,故曰无量。 夫三界群生,随业而转;...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是时世尊思惟观察。愍未来诸众生故。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。即说咒曰。 南谟飒...
问曰:如维摩方丈,包容有余,何必国界无赀(zī),乃称广大? 答曰:所言广大,非必以畦畹(q wǎn)为喻。但言如...
我们看持犯得失,先看犯戒的过失。 毁犯妄语戒果报:三涂果报,余报:一、多被诽谤,二、为他所诳。 这个地方的过失...
原文: 然苦乐祸福,本无一定。善用心者,即可以苦为乐,以祸为福。不善用心者,固多由乐得苦,由福得祸。 宇青既知...问: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? 了幻法师答: 学佛者应经常向社会及贫苦者布施。布施的基本原则是: (1)不自苦...当今社会里,做人做事非常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,否则就会变得浮躁、庸俗,甚至肆无忌惮,为所欲为。在一些地方一些人...
宽恕是一种美德。夫妻之间如果互相有宽恕的心,夫妻的感情一定很甜蜜;兄弟姐妹之间,如果有互相宽恕的心,兄弟姐妹...大家一向认为,净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国,例如,西方极乐世界、东方琉璃世界,以及许多佛陀所介绍的他方无量无...
念佛的功夫来自于不断的熏习。如果不念佛,我们每天的起心动念都是五欲六尘、都是人我是非,都是熏习了六道轮回的种...
四空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三空 | 下篇:六空 |
(杂名)指旧华严经第十一,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如来林菩萨所说之偈曰:心如工画师,造种种五阴。一切世间中,无法而...
五条袈裟
四我烦恼
对机
破戒五过
藏识四相
悉地
衲众
性得佛性
咒诅
与非亲尼衣戒犯缘
持句
【大藏经】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
【大藏经】无量义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

何必国界无赀,乃称广大

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

善用心者,即可以苦为乐,以祸为福
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
做人做事需要有敬畏之心

学佛的人,一定要有宽恕的心
圣严法师《净土在人间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