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书名)Yajurveda,四皮陀之一。百论疏上之下曰:“二冶受皮陀,明善道法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杂语)Koṭi,又作俱利。数名,译言百万。慧琳音义十九曰:拘利,梵语也,即诸经云俱知也。数法名,此当百万。...(杂语)诸佛常以莲华为座床者,盖取莲华藏世界之义。莲华藏世界者,报身佛之净土也。又智度论八曰:以莲华软净,欲...又作叹灵。即面对亡者之灵,赞叹其德业。为亡者回向之首语。例如禅林象器笺卷十三讽诵类叹灵条:“旧说曰:‘亡俗回...(譬喻)三草二木中之大树。天台以别教之菩萨为大树,法相以地上之菩萨为大树,三论以八地以后之菩萨为大树。...梵语 ?ata-punya-vicitrita。如来之三十二相,一一皆以百福庄严。又作百思庄严、百福德庄严。百福,即百思。据大毗...(人名)唐大慈恩寺普光及大慈恩寺法宝,皆玄奘之高足,各释俱舍论,世两美之。宋僧传四(法宝传)曰:时光宝二师,...(术语)新译家谓一增一减为中劫,旧译家谓一成劫及一住劫为中劫。即当于新译之二十中劫也。...【二十种心】 p0028 瑜伽二十八卷十七页云:云何为心?谓有贪心、离贪心、有瞋心、离瞋心、有痴心、离痴心、略...【我执五失】 《俱舍论》卷二十九载,我执有五种过失,即:一、起我见及有情见,堕于恶见趣。二、同于诸外道。三、...【行苦性】 p0606 瑜伽六十六卷一页云:复次如佛世尊说三苦性,此中云何为行苦性?谓后有业烦恼所生诸行,于彼...记别者,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,记别德失生处差别,又了义经说名记别,记别开示深密意故。...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《成唯识》,今略标所以。谓此三十颂中,...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(此有一十章) 闻如是: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。时,与五百应仪、菩萨千人共坐。中有...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。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,皆净洁一种类,皆阿罗汉...问: 我要怎样做,才能尽可能地把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夫、期待往生极乐净土的愿渗透到梦中,渗透到最深层的心意识里?...
问: 弟子几年来一直用十念计数法念佛。最近把计数放下了,念佛很用力听佛号,感觉佛号念得比以前更摄心了。可最近...
胜生无罪,乃至安坐妙菩提座,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。 胜生无罪。就是说菩萨如果说他万一他没往生到净土去,或...
【二○○五年十月十八日至十九日(圆寂前一个多月,当时上人已预知时至),八十五岁高龄的悟道大和尚,亲临浙江东阳...世上的人,长相千差万别。这是为什么?人的相貌是这个人善恶业的综合表现。 某人经常爱贪小便宜,每动一次此念,就...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,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,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。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,不可以每天清...一、 生命不在长短,只要活得有意义。 十年、二十年五十年,乃至一生庸庸碌碌、畏畏缩缩而活的人,不如一年、一月乃...
经云:一称南无佛,皆已成佛道。此言正因佛性,人人本具。故称性所起缘、了二因,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。是以念佛三昧...
冶受皮陀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杖林 | 下篇:吴音 |
【共立要契方便善巧】 p0628 瑜伽四十五卷十页云:云何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?谓诸菩萨,若见有情,求饮食等十...
拘利
诸佛以莲华为坐床
叹灵
大树
百福庄严
光宝
中劫
二十种心
我执五失
行苦性
记别
【大藏经】唯识三十论颂
【大藏经】六度集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
【推荐】如何将往生渗透到梦中最深层的心意识

念佛经常头疼,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

【推荐】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,福报最好不要太大

悟公上人《大智禅寺开示》
人的相貌是善恶业的综合表现
圣严法师《在家信佛有禁忌吗》
慧广法师:生命的意义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