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阿毗达磨辞典 > 正文
(术语)梵曰尼底Pranidhana,译曰愿。志求满足也。法界次第下之上曰:自制其心,名之曰誓。志求满足,故云愿也。法...明代衡州(湖南衡阳)人。字舜征,号金简。仕至礼部郎中。性敏好学,宗陆象山之理学,隐退之后,于乡中设书院讲学,...【我我所分别】 p0649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页云:云何名为我我所分别?谓若诸事,有漏有取,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...(界名)天帝之居处。寄归传一曰:慈济微命,交舛帝居。...即不行具支灌顶之一切作法,而仅传授印契真言之灌顶。系特别针对机性较优之弟子而行者。或相当于印法灌顶,或以心灌...印度、我国及日本之佛教诗人甚多。通常,杰出之佛教人物大多为杰出之佛教诗人。如佛教之教祖佛陀,其自身即是一位杰...【意乐加行】 p1208 瑜伽三十五卷十四页云:意乐加行者:谓卽利益安乐意乐、日夜增长。...谓真如虽随缘而现万有,但其本体不变。...亦名:四过对四位明通塞 子题:内宿对处时人食、内煮对处时人食、自煮对处时人食、恶触对处时人食、腻势相连、任运...(术语)不立文字祖祖本传之禅也,对楞伽经所说之如来禅而立此称。即以如来禅为教内未了之禅,以祖师禅为教外别传至...戒禁者,谓恶见为先。劳无果者,由此不能得出离故。...根据《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》(印光法师鉴定)整理并注音。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。特此说明。...普贤行愿品...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...
【若诸末世,愚钝众生,未识禅那,不知说法,乐修三昧,汝恐同邪,一心劝令,持我佛顶,陀罗尼咒。若未能诵,写于禅...
摩偷罗国有一位男子,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发心出家,随即前往四祖优波笈多尊者驻锡处,向尊者顶礼后禀白:请问大德!...
念佛法门虽然简单容易,但却是至圆至顿的。蕅益大师说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。一切法门都是方便,但一切法门当中,念佛...问: 初触佛门,想先学《地藏经》,再学《楞严经》,接着学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和《普贤行愿品》,最后专攻《无量...(一)实相、观相与持名 实相念: 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,心念也是念佛,所以念佛法中,除持名念之外,尚有实相念和观...
我们学佛是为什么?是真为生死来学佛。对于佛教徒来说,他面对的,就像沙门者,学死者也。沙门,修道的人,就是学这...
有一天,佛告诉阿难:我看天地万物,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。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,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,跪著问佛...做学问,虽然可为自己,但其并不是专为了自己;一般人,虽不专做学问,但其并不会得不到学问。 所以,凡是一个人,...
记别
【阿毗达磨辞典】
记别者,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,记别德失生处差别,又了义经说名记别,记别开示深密意故。
上篇:火界 | 下篇:或为名利 |
即天子、皇后等崩殂之忌日。乃我国古制,依佛祖统纪卷四十之记载,可知唐代已于国中各郡举行国忌。唐开元二十六年(...
愿
曾凤仪
我我所分别
帝居
密印灌顶
佛教诗人
意乐加行
不变随缘
四药四过对四位明通塞
祖师禅
戒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朝时课诵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
【大藏经】大宝积经

持诵佩戴楞严咒,一切诸魔所不能动

罗刹相争 比丘证果

信愿持名,去极乐莲华里安身
初入佛门要学哪些佛经
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

真为生死来学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