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菩萨却来生死海而济度众生也。文句记五中曰:“却入生死之说,惊入火宅之喻。”大部补注六曰:“宝积经云:文殊师利言:吾又恣心入诸尘劳生死之内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愚痴,又名无明,不明白事理的意思,为三毒之一。佛教所说的愚痴,并不是傻傻的什么都不知道,而是其之所知都是邪知...【伅真】 此云神人。...又称伎艺天女。乃化身自大自在天发际之天女。容颜端正,长于伎艺。身着天衣,以璎珞严身,两手腕上各有镮钏,左手持...(术语)又名一切万法,一切诸法。为总该万有之称。智度论二曰:一切法,略说有三种:一者有为法,二者无为法,三者...身有三恶 一杀生 二偷盗 三邪淫 口有四恶 一妄语 二两舌 三恶口 四绮语 意有三恶 一贪欲 二嗔恚 三邪见...禅林用语。乃嘲笑人之语。谓一群俗汉所作之事,如同孩童玩泥;禅林中每以之为蒙昧无知者之贬称。碧岩录第三十六则(...为本地与垂迹之并称。又作本地垂迹、本迹。谓佛菩萨为救度众生,由自己之实身变化诸多分身,垂世以度化众生;实身为...(术语)净土论有菩萨如是修五门行。自利利他。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。等语,昙鸾于论注释之曰:然核求其本...(譬喻)雨滴之大,譬如车轴。池阳问曰:香如须弥,泪如车轴。俱舍论十二曰:起大云雨,澍风轮上,滴如车轴。...以食味比喻法义,谓依文生义,犹如依食生味。或谓义者言义,味者趣意,即指言与意。 p5569...(名数)一,常住常住僧物,又曰局限常住僧物。约于界限而不通于余寺。恒供别住之僧之僧物也。二,十方常住僧物,又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...如是我闻。一时,薄伽(qi)梵(fn)游化诸国,至广严城,住乐(yu)音树下,与大苾(b)刍(ch)众,八千人俱。菩萨摩诃(hē)...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...
问: 请问法师,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,可是念佛者很多,而往生者却很少,这不是与万修万人去的净...
今天已经是打七的第四天了,通过四支香的问话,了解到这个七打的还是比较精进的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在这个短短的三四...
〖疑虑〗 念佛简单枯燥,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〖破疑〗 1、念佛除罪远胜闻经,弥陀赞叹。 〖经文〗 下品上生者,或有...盘珪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,也常在结束之前,让信徒发问问题,并当场解说,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。 有...
以前写过《学佛的方法》这篇文章,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;勤修戒、定、慧三学;息灭贪、嗔、痴三毒;净...【一、寺、院、庵】 寺,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,如大理寺太常寺,又引申为官署。汉代设有鸿胪寺,用以招待四方...
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,有个好处,就是让他在十天当中,你看看你自己。你不闭关,你老看别人。别人都是...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,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,则病自痊愈,魔自远离。倘汝心不至诚,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,则汝之心全体...
却入生死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卵塔 | 下篇:却来 |
【不思惟种种想】 p0337 集异门论十七卷八页云:不思惟种种想者:谓无五身识所引意识相应缘色等种种障碍定想。...
痴
伅真
伎艺天
一切法
十恶
一火弄泥团汉
本地垂迹
他利利他深义
车轴
义味
四种僧物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【大藏经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

【推荐】现在是念佛者多,往生者少吗

念佛是谁,重点是在「谁」字上面

念佛简单枯燥,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?
天生暴躁
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,更容易得到解脱
佛教小常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