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譬喻)忍辱能防一切之外难,故譬以甲铠。法华经劝持品曰:“恶鬼入其身,骂詈毁辱我。我等敬信佛,当着忍辱铠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术语)因十四过类之第七。谓不知宗因宽狭之规则,滥为义推,由反面攻击立者论法时所招之过误也。凡宗因之关系,因...供养释迦牟尼佛之坛法。为密教修法之一种。即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尊,为增益、除障难、治病而修之秘法。陀罗尼集经卷二...【欲界诸天受三种苦】 p0989 瑜伽四卷十二页云:又天趣中、无解支节苦,而有死堕苦。如经中说:有诸天子、将欲没时...(术语)睡眠也。使身不自在,使心昏昧,以障观者。唯识论七曰:眠谓睡眠,令不自在昧略为性,障观为业。大乘义章二...【染自取】 p0877 瑜伽十九卷六页云:复有补特伽罗、于长夜染,取为己有。于可爱法,执藏不舍。是故说彼为染自...【四语妙行】 p0436 集异门论十卷七页云:四语妙行者:一、离虚诳语。二、离离间语。三、离粗恶语。四、离杂秽语。...梵语 sāmānya-padārtha。又作总相谛、总谛、大有性、同句义、有句义。音译作三摩若。为胜论学派所立,乃六句义、...(术语)不思议之境界也。谓以观法之智慧观之,则一一之法,皆备实相之理也。...(名数)大集经须弥藏品曰:善住龙王为一切象龙王,婆难陀龙王为一切蛇龙王,阿耨达龙王为一切马龙王,婆楼那龙王为...【能遍计】 对所遍计而言,称能遍计。《唯识三十颂》之三性颂曰:‘由彼彼遍计’,指的即是能遍计之识。‘遍计种种...指佛菩提。又称无上菩提、佛果菩提。相对于声闻、缘觉之菩提而言。成唯识论卷一(大三一·一上):“由断碍解所知障...大势至法王子,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我忆往昔,恒河沙劫,有佛出世,名无量光;十二...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,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《宗本》《物不迁》等四论。但末代弘经,允属四依...楞严咒注音版...
出世的心就是出离世界的心,入世的心就是来到世界的心。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,都觉得是从娘胎里来的。实际上,我...问: 弟子已受过五戒,但在年终的年会上不得已喝了酒,请问法师是否需要重新受,还是怎样?感恩法师。 容通法师答:...
《楞严经》前面的三卷经文,佛陀等于是讲到了大乘佛法胜义中的真胜义性。也就是在整个大乘的教法当中,对生命的解释...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两面,是分不开的,但是它功能和表现不同,以智慧作为菩萨与佛慧命的母亲;以慈悲作为关怀及救济...
傅大士(497569)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,又称善慧大士,傅翕,婺州义乌县(今浙江义乌)人。傅大士一生未曾出家,而以居...
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?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,比如说忍辱,忍辱在本论当中说:于苦无动。我们菩萨很容易...
我们修行的人,首要目的是了生脱死。那么何谓生死?生死的根本是什么?又如何了脱呢?这都是我们必须了解的。 《楞...很多时候,本来会有不同的结果,但往往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,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局限在了失败里,以至于自己把路走断...
忍辱铠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戒体 | 下篇:忍辱太子 |
(术语)愚恶之凡夫,不能断罪,则随犯随忏悔,以消除其罪也。往生礼赞曰:无间修,所谓相续恭敬礼拜,称名赞叹,忆...
义推相似过类
释迦法
欲界诸天受三种苦
眠
染自取
四语妙行
大有
妙境
五类龙王
能遍计
大菩提
【大藏经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
【大藏经】肇论
【大藏经】楞严咒注音版

不论在哪里,心变了一切都变
受五戒后饮酒需要重新受戒吗

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
圣严法师《智慧是诸佛之母》

傅大士《十劝颂》

一个人不能安忍,主要是没有看到真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