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梵名曰尸罗Śila,戒者,防禁身心之过者。大乘义章一曰:“言尸罗者,此名清凉,亦名为戒。三业炎火,焚烧行人。事等如烧,戒能防息,故名清凉。清凉之名,正翻彼也。以能防禁,故名为戒。”璎珞本业经下曰:“一切众生,初入三宝海,以信为本。住在佛家,以戒为本。”玄应音义十四曰:“戒亦律之别义也,梵言三波罗,此译云禁,戒亦禁义也。”涅槃经三十一曰:“戒是一切善法梯橙。”五戒,八戒,十戒,具足戒之四级,为戒之四位。是小乘戒之分相也。戒法,戒体,戒行,戒相,为戒之四科。戒法者,如来所制之法。戒体者,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,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。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。戒相者其行之差别,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。一切之戒,尽具此四科。资持记上一之三曰:“欲达四科,先须略示。圣人制教名法,纳法成业名体。依体起护名行,为行有仪名相。”补助仪上曰:“戒科总有四重:谓戒法,戒体,戒行,戒相。(中略)戒法者,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。戒体者,师资相传,作法受得,心中领纳法体也。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,其行有开遮持犯,名云戒相也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术语)依经而开之宗旨曰经宗。依论而开之宗曰论宗。如华严天台是经宗。如成实三论是论宗。...指极乐世界的莲华,因依阿弥陀佛的正觉而成,所以叫做正觉华。...(杂名)虹之异名。玄应音义二十二曰:天弓亦言帝弓,即天虹。...【资产与衰相】 p1245 杂集论六卷五页云:资产与衰相者:谓诸与盛、终归衰变。由诸世间富贵荣盛,不可爱乐;非究竟...(衣服)纺织火鼠之毛而制之,火不能烧,有垢则投于火而浣之。法苑珠林三十五言魏明帝时西国献之。三才图会二十七亦...【声闻菩萨转依差别】 p1394 显扬十六卷十四页云:复次如前所说,有二种转依。何等为二?谓声闻菩萨转依差别。颂曰...(地名)或云舍婆提,此翻闻物,谓宝物多出此城。又翻丰德。天台云:舍卫城又名舍婆提者,昔有二仙,弟名舍婆,此云...梵语 ārya,巴利语 arya 或 ariya 之音译。又作阿哩夜、阿离耶、阿离野、阿梨阿、阿黎耶、阿略、阿夷。意译圣者、...(术语)坐禅与礼拜。此二者以统比丘之自行。唯识枢要上本曰:礼拜之暇,注裁斯释。...凡三十卷(或二十卷)。尊者法救(梵 Dharmatrāta)造,姚秦竺佛念译。书成于东晋永和六年至义熙十三年(350~417...对出家修行者而言,日常之行、住、坐、卧所必须遵守之礼法。或指受戒、舍戒、忏悔、祈愿等仪式中所规定之轨式方法。...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...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...普贤行愿品...
到了般若会上,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,就说,你不服气,好,我把菩萨的因地给你们看。就是说, 你的因地只...
蕅益大师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,三学之结穴归根则在念佛一门。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,三昧中王,凡偏圆权实之种种三昧...
【《韩诗外传》曰:夫士有五反。】 这里提到古书的《韩诗外传》里一段文章:一个人有五反,贵、富、勇、智、貌等五...
问: 阿弥陀佛。弟子最近看了悟达国师的故事,有个疑问。都说我们普通修行人要多积功累德,多做善事或者皈依三宝受...
我们大乘的菩萨,如何把净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里面观照的心,做一个圆满的结合。我们一般在念佛的时候,主要是皈...
原文: 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,皆堪作佛,固无论天人修罗鬼畜地狱,况男女贵贱,智愚贤否乎。其升沉六道,轮回不息者...
问: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,怎敢相信是佛是魔?当下心该如何? 大安法师答: 这得要问你,你是不是信愿持名了?你如果...
《大庄严论经》中马鸣菩萨提到,若是造作善业,自然就会受到好的业报,即便得到国王援助之力,仍不如业力所获得的善...
戒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言断 | 下篇:五戒 |
【证得世俗谛】 四种世俗谛之一,又名方便安立谛,这是以佛之方便,安立知、断、证。修的四谛法门,这是修行者的证...
经宗
正觉华
天弓
资产与衰相
火浣布袈裟
声闻菩萨转依差别
舍卫城
阿梨耶
禅礼
出曜经
作法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大智度论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

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

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

人往往不能善用其所长,变成反面就不妙了

念念贪嗔痴,还有功德和护法神吗

净界法师:净土念佛与大乘教观

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

佛现相来垂手接引,如何判断是佛是魔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