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佛塔。位于福建泉州市西街开元寺。东塔名镇国,西塔名仁寿,耸立于东西广场,相距约200米。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(865),为木塔,宋宝庆三年(1227)改建为砖塔,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(1238~1250)重建,改为石塔。高48.24米,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。塔身的每一门龛有浮雕的佛像,雕工精细,神态生动。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(916),初为木塔。北宋时改建为砖塔。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(1228~1237)改建为石塔。高44.06米,双塔均仿楼阁式木塔结构,八角五级,巍峨壮丽,为石塔建筑的珍品。(畅耀)
(开元寺双塔(福建泉州))
佛教词典 > 中国大百科全书 > 正文
(书名)三论宗所依之论藏也。一、中论,申明大乘中实之理。故名中论。龙树所造五百偈(实四百四十六偈),有二十七...【六识身生起次第】 p0309 瑜伽三卷六页云:又非五识身有二剎那相随俱生;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。又一剎那五识身生...日本天台宗寺院。位于川越市小仙波町。山号星野山无量寿寺,别称北院。为日本天台宗八个檀林之一。相传系淳和天皇天...【异熟识】 阿赖耶识的异名,为因果业报的主体。唯识宗以阿赖耶识系由善恶业所熏习,以业种子为增上缘而招感异熟果...(杂语)此中一分者为念一遍之一功德,一倍者,为念一遍之二功德,即逐数倍增也。又此用材之中,总有二十余种。独陀...【烦恼杂染】 p1191 瑜伽八卷一页云:当知烦恼杂染、由自性故,分别故,因故,位故,门故,上品故,颠倒摄故,差别...谓有一类。先从余家。求得衣钵。及余随一支身命缘。持往余家。而现之曰。彼某甲家。与我此物。然彼施主。于长时中。...【苦应遍知】 p0844 大毗婆沙论七十九卷二页云:复次为令永断生死道路,故佛唯说应遍知苦。谓有身见、是六十二...人之死有六类,但此六类死,其中又分为二:一、由福寿分,有三类死。二、由善恶分,有三类死。 第一、由福寿分...(菩萨)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pāṣa,译为不空罥索。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。或列为六观音之一。此尊持不空之罥索,...(明王)Trailokyavijaya,多龄路迦吠阇也之略。降三世明王之梵名。秘藏宝钥上曰:多龄三竭无明之波涸。...我闻如是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诸漏已尽,神通明达。诸众圣其名曰:尊者阿难,...无量义经...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: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...
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,证菩提这两句话。虽然只是短短的六个字,但已经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了。 我们知道,在我...
《梵网经菩萨戒》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,就是菩萨戒的核心精神。 菩萨戒含摄着声闻戒核心精神,核心精神就是孝,孝名...
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,在《楞严经》讲到两种根本:一个是生死的根本,一个是涅槃的根本。生死的根本是攀缘心,涅槃的...
论佛法之渊源,总不外于现前一念之心。心也者,万法之总持,圣凡之枢纽也,收之不见毫尘,放之圆赅空有,三千性相,...
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,他右手拿着宝剑,很多佛像也拿着剑,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,菩萨还杀人呀?不会的...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? 这是从东晋时代,有一位叫道安法师,这个人开始的。 有一次,襄阳地方的一位名士习凿齿,到了...问: 我们念佛很用功,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忘掉,但是见思烦恼没有断,能不能了生死出轮回呢? 道安法师答: ...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,无论你身处何时、何地,也无论你的地位、权力、财富多高、多大、多富饶,烦恼总在你左右围绕...
开元寺双塔
【中国大百科全书】
上篇:拘尸那迦 | 下篇:蓝毗尼(lumbini) |
【住持】 p0659 瑜伽十三卷二十页云:云何住持?谓四食。一、段食,二、触食,三、意思食,四、识食。...
三论
六识身生起次第
喜多院
异熟识
珠颗用对功德多少
烦恼杂染
以利求利
苦应遍知
六类死
不空罥索观音
多龄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无量义经
【大藏经】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

短短的六个字,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

菩萨戒的核心精神

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,都不能成就圣道

十界圣凡不离现前一念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