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叫做意生身,即由意之力而成身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梵语 srotāpanna。音译须陀洹、窣路多阿半那。新译预流,旧译入流。又译作逆流。小乘声闻四果之第一,十八有学之一...(地名)国名。译曰史国。以铁门关接东南之方睹货罗国。见西域记一。Kasana。...即供奉佛荼毗后的遗灰之塔庙。略称炭塔。关于此塔,或炭塔、灰塔并存,或视同一塔,诸经典中说法不一。如法显传、玄...(地名)Pīlusāra,山名。译曰象坚。西域记一曰:比罗婆洛山,唐言象坚,山神作象形,故曰象坚也。昔如来在世,象...【现起分别展转相望容作三缘】 p0958 成唯识论八巻五页云:现起分别、展转相望、容作三缘。无因缘故。谓有情类、自...又作事供。为“理供养”之对称。即于坛上置放涂香、花鬘等为供养物,依三密之加持力,一捻香、一轮花等得以周遍法界...又作三拜。(一)三宝礼之略称。又作三敬礼。合掌恭敬礼拜佛法僧三宝。旧华严经卷六净行品、往生净土忏愿仪均载有礼拜...(术语)密教立法身有微细之色形,周遍于法界。秘藏记末曰:凡佛者舍有漏五蕴等身,有无漏五蕴等身,无漏五蕴等微细...(一)予人法益之意。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(大一四·五三八上):“菩萨取于净国,皆为饶益诸众生。” (二)富裕、...位于云南祥云县治之南。据大清一统志卷三七八大理府载,水目山系在云南县(祥云县)南二十五里处。大明一统志则称“...(名数)一、身病,一身四大不调所生之病苦,谓之身病。二、心病,或欢喜太过,或忧愁太过,或依恐怖,或依愚痴等,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佛说出家功德经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,前后围遶。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,偏袒右肩,右...
在修行的时候,我们要问一个问题: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,还是不分别,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。这个事情应该这样解释...
我常说:开悟很困难,往生很容易。修行人要大彻大悟,见到平等的空性。禅宗云:圣人见体,凡夫见相。圣人看到毕竟空...
有人问,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?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没什么意思。如果阿弥陀佛法的国土在东边,他又会问为什么...
阿难汝谛听!我承佛威力,宣说金刚王,如幻不思议,佛母真三昧。 这个地方是文殊菩萨很慈悲地来教诫阿难尊者。他说...
人生如戏,为了生存,为了理想,为了情缘,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,上演着不同的悲喜剧。人们为了不同的利...
在中国佛学院,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: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 志很重要,在勤修苦学之前,首先要志存高远。...
学佛的人,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。所谓尽本分,就是务必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夫和父顺,主仁仆忠。这八种事,一个人都...
【复次观世音。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。六道众生临命终时。得闻地藏菩萨名。一声历耳根者。是诸众生。永不历三恶道苦。...
意成身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意学 | 下篇:意生身 |
对于三境,感受之情有三:谓苦、乐、不苦不乐是。受者,领纳外境也。 一、苦受 领纳违情之境,起苦痛之感也。...
预流果
羯霜那
灰炭塔
比罗婆洛
现起分别展转相望容作三缘
事供养
三礼
微细身
饶益
水目山
二种病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出家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右绕佛塔功德经

修行是要分别,还是不分别

开悟很困难,往生很容易

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

修学首楞严王三昧,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

学会忘记,留一份淡泊给自己

有大企图心,也要做好眼前的事

世间最大的罪过,莫过于不教育儿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