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断除一切憎恨与恩爱的念头,以使身心清凉的三昧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(术语)二十四不相应法之一。立于差别之因果互为差别,而不混乱之分位。...【无执受法】 p1060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:无执受法云何?谓声意法处,及无执受九处少分。...(物名)鹿之大者谓之麈,群鹿皆随之,讲者取其尾,为拂子,以象彼麈,指授听众也。比丘持之,则犯堕罪。行事钞下二...即配合各种根性,适时施与适当之化益之意。诸经说法之所以不同,系因应众生根机之不同,而施与化益之善巧方便。智顗...凡十卷。新罗僧圆测(613~695)撰。收于卍续藏第三十四、三十五册。本书为解深密经(梵 Sajdhinirmocana-sūtra,...资持记·释诸杂篇:“师子座,谓说法之处。智论云,佛为人中师子,佛所坐处,若床若地,皆名师子座。”(事钞记卷四...异生性者,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。...加持疟病患者,令其痊愈之法。又称疟病法。于叶衣观自在菩萨经、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治病合药经、毗沙门仪轨、阿吒薄...(术语)真宗又于前条。真谛门中分为二,谓之信心正因称名报恩。...(术语)大日经悉地成就品及转字轮品所说。以阿之一字布于身之一切处也。注转字轮品曰:或一切阿字,发髻金色光,住...指无利他之念,唯图自身之利益者;即抱持独善其身主义者。故俗称仅自理一身,不顾大局者,为自了汉。宗门或禅林中,...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(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)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,为恶祸徵,明理晈然,而信寤者鲜。既共生此...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...大方广佛华严经...俗话说:舍得,舍得,有舍才有得。简单的一句话,包含了人生中的处世智慧与道理。因为,真正豁达的人,是懂得超脱;...
事钞云:凡入寺之行,与俗人作入道之缘。建立寺者,开净土之因。供养僧者,为出离之轶也。 我们为什么要到寺院呢?...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,乃从小失教所致。小时失教,大了便难成器。汝际遇如是,但当仰念汝父母,汝兄之故,勿生烦恼,...莲池大师曰: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,优胜持往生咒;亦胜持余咒,亦胜一切诸余功德。胜持往生咒者:持咒三十万遍,则见...问: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? 成刚法师答: 这个附在人体的,《楞严经》说,天魔就是指欲界第六天魔王...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,在皈依佛门、加入比丘群后,知道过去所做的恶业必定要接受上天的磨难,于是请求佛陀给...
现在我们谈谈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三乘呢?为什么阿弥陀佛在他的国土只讲大乘,而不讲四谛十二因缘呢?我...
谦让是一种美德。儒家讲:谦谦君子,必以自卑。如果做人能从谦下做起,很容易进步。佛陀在因地里行菩萨道时,也多为...
清凉三昧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清凉地 | 下篇:清凉国师 |
【余果差别十种】 p1387 辩中边论下卷一页云:复次颂曰:复略说余果,后后、初、数习,究竟、顺、障灭、离、胜、上...
定异
无执受法
麈尾
当机益物
解深密经疏
师子座
异生性
疟加持
信心正因
一字布身德
自了汉
【大藏经】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
【大藏经】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方广佛华严经(81卷)
舍得,舍得,有舍才有得

为什么要到寺院呢?有这三个原因
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
念阿弥陀佛的利益
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
鸯掘摩的身心考验

在五浊恶世里,众生的身心障碍特别大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