斋食之时,即清晨至正午之间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(术语)天魔与外道。共害佛道者。梵网经上曰:天魔外道,相视如父母。行持钞下一曰:天魔外道尚不食酒肉。...梵名 Nandike?vara。欢喜自在之义。全名大圣欢喜自在天(梵 Mahārya-nandike?vara)。又作欢喜自在天、难提自在天...【身识自性】 p0677 瑜伽一卷八页云:云何身识自性?谓依身、了别触。...【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】 p0246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:由二因缘,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。一、断一切疑故。二、邪行不可...(术语)兼摄物而不漏也。无量寿经下曰:于佛教法,该罗无外。...天台宗谓权教与实教平等无二,称为权实同体;反之,权教与实教各别者,称为权实异体。其中,“权实同体”系就佛意而...即刻写尊胜陀罗尼经之石幢。佛陀波利传译尊胜陀罗尼经为建立之起因,现存者颇多。唐代佛陀波利朝礼五台山时,于思阳...(术语)三道之一。谓断三界诸惑已尽,证真谛之理,不更要学修之圆满智慧,即阿罗汉之无漏智也。...【色蕴皆是剎那灭性】 p0573 瑜伽五十四卷十九页云:复次一切色蕴,当言皆是剎那灭性。何以故?诸行才生,寻卽...(术语)因明四不成之第四。谓因所依之宗有法不成就也。例如对经部之无空论者,而胜论师谓虚空实有,德所依故。见因...(名数)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一方便品,第二安乐行品,第三寿量品,第四普门品。是法华一部之主要,故称曰四要品。此...卷一 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皆是无漏大阿罗汉,佛子住持,善超诸有,能...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(宋言时称)译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。与大比丘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不管是上班,是打工,还是在外奔波,或者只是出去游玩,总有一刻,你都清楚的知道,你要回到一个叫家的地方。而这个...佛教经典处处都在说我们的心,以及如何解决或者说安慰我们心的问题。我们的心除了贪嗔痴三毒的重病之外,还有许多大...
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,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生。他学的时候很笨,总是学不进去,但他就会放生。他所有的钱...
厌离娑婆的心,和欣求净土的心,可以是互动的,有时候从厌离心下手,强化我们的欣慕心;有时候从欣慕心下手,来激活...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。 有位孤独的老人,无儿无女,又体弱多病。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。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...
罗明山是四川省绵竹县有名的老中医,他在114岁时仍然身体健康,不但能为人诊病疗疾,还能著书为文。可见,这位百岁...
佛经上告诉我们,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意思就是说,修行的人、学佛的人、修善法的人,不要放弃任何细小...时至今日,人们逐渐认识到,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。 将禽类、肉类,甚至乳类食品拒之门外、尽可能多地摄入以植物...
斋时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斋戒 | 下篇:冤亲平等 |
和光即和其光同其尘的意思,指与尘俗之人共处时要有谦和明智的态度,接物即待人接物的意思,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交际。...
天魔外道
欢喜天
身识自性
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
该罗
权实同体异体
尊胜陀罗尼经幢
无学道
色蕴皆是剎那灭性
所依不成
四要品
【大藏经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华严经净行品
有这样一个女人
八种治心的方法

我是信佛的人,怎么会这样

生命的颠倒与真实
完成梦想,不一定非得要厮杀欺诈

百岁老中医的养生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