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光即和其光同其尘的意思,指与尘俗之人共处时要有谦和明智的态度,接物即待人接物的意思,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交际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(名数)此中与我国相传之十二支相违者,唯虎与狮子而已。然止观等引大集经将师子改虎(十二支配十二兽,见汉王充之...亦名:不受非时饮食十利、持非时食戒十利 资持记·释头陀篇:“食后不受非时饮食有十利:一、不多食,二、不满食,...(杂语)止观七下曰:教门纲格。辅行七之四曰:纲谓纲纪,如纲之外围。格谓格正,如物之大体。...(术语)十地中第八位地之名。色性自在而无有碍,故名。...(术语)二门之一。对于遮情之称而曰表德。与所谓遮诠表诠同,但表诠遮诠之目,出于法相宗,而表德遮情之称,本于华...梵语 eka-jāti-pratibaddha。原为“最后之轮回者”之义。谓经过此生,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。略称补处。即指菩萨之最...谓由宿业而成就之通力。又作报通。五种通力之一。即神境、天眼、天耳、宿命等四通中,由业而成就之通力。于一切通力...(名数)眼根以眠为食,耳根以声为食,鼻根以香为食,舌根以味为食,身根以细滑为食,意根以法为食。见增一阿含经四...【不承听】 p0318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:不承听者:不欲闻故。...石造或木造之五重塔,中心书有悉昙字 (hrīh,纥利俱)者。塔即鍐(vaj)字,表金刚界大日果位之法界宫殿。纥利俱...不净叫做尘,不实叫做妄,尘妄是指一切生死的境界。...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,盖是法身之玄堂,正觉之实称,众经之渊镜,万流之宗极。其为体也,妙存有...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,理不可易,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、万行起于深信之宅。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,诵持此品以为心首。...佛说雨宝陀罗尼经...
生活中,我们经常见到有人爱拿自己的长处去揭别人的短处,心内意外,优越感不请自来,痴慢孳生不辍,好一个自陷局域...对于邪淫的意乐(意乐,包含想、动机和烦恼三方面意思编者),有人会觉得: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!实际上邪念一动,就是...
在蓝蓝的天空中,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,无忧无虑地唱歌,这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世界。在我们的身边,因为有...
根机利一点的人,用功起来,不算一回事,不假修证,当体本真,无欠无余,清净光明,不从他得,皆自本有。惟在你们不...
佛教的大纲,不外乎五宗。这五宗是:律,教,禅,密,净。律是佛法的根本,严持净戒,以达到三业清净,自性圆明,五...
《法华经》说:诸佛两足尊,知法常无性。佛种从缘起,是故说一乘。就是说,作为佛陀是福慧两足尊。他的智慧看到什么...一、念身不求无病。身无病,则贪欲乃生。贪欲生,必破戒退道。知病性空,病不能恼,以病苦为良药。 二、处世不求无...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,发贴,诉说在念诵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或者其他经典,念佛菩萨名号后出现了一些逆缘,或者不如意...
和光接物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和合二圣 | 下篇:咒 |
日本佛教用语。意为由黑衣转为色衣(黑色以外有色彩之法衣)。于禅家,出任大刹之住持,称为转衣。又作更衣、瑞世、...
十二兽
不非时食十利
纲格
色自在地
表德
一生补处
业通
六根食
不承听
纥利俱字塔
尘妄
【大藏经】大般涅槃经
【大藏经】梵网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雨宝陀罗尼经

凡事推因验果,皆可论及过去与未来
邪念一动,就是罪业

用一颗简单的心来放生

一切障不离心,了心的一法

略释《四料简》要义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