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语 eka-jāti-pratibaddha。原为“最后之轮回者”之义。谓经过此生,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。略称补处。即指菩萨之最高位─等觉菩萨。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。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,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,待此生尽,则下生于人间,以补释迦之佛位。此词又作一生所系,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,来生即可成佛,故有此称。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,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:(一)住于正定位之菩萨。(二)接近于佛地之菩萨。(三)住于兜率天之菩萨。(四)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。[菩萨本业经十地品、大日经具缘真言品、弥勒上生经宗要] p30
佛教词典 > 佛光大辞典 > 正文
【根义】 p0921 瑜伽五十七卷五页云:问:何等是根义?答:增上义是根义。问:为何显义?答:为显于彼彼事,彼...因明用语。“阙过”之对称。指因明理论上,宗(命题)、因(理由)、喻(譬喻)三支之过失。又作支失。即新因明家所...【众同分】 p0979 瑜伽十二卷十一页云:复次云何众同分?谓若略说、于彼彼处受生有情、同界,同趣,同生,同类位性...据大宝积经卷一一七载,身、言、意三种净戒,称为三事戒。(一)身净戒,谓身受诸戒而无缺漏毁犯。(二)言净戒,谓一切...(菩萨)锭光佛捧五茎之莲,儒童菩萨之本名也。...(杂语)画肖像谓之写照。照者镜也。见镜之所照,模仿而写其面像也。...【心差别相】 p0351 显扬十八卷一页云:论曰:心差别相、当知复由所依所缘力而得建立。由所依力者:谓立眼识乃至意...【七种最胜】 p0056 成唯识论九卷十四页云:七最胜者:一、安住最胜。谓要安住菩萨种姓。二、依止最胜。谓要依...色界初禅天的天人,分为三等,下等的天人即叫做梵众天。...(杂语)细语不休之意。又作阿剌剌。如韩文所谓持被入直三省,丁宁顾婢子,语剌剌不能休。即其例也。又恐怖或惊骇之...行事钞·对施兴治篇:“临食五观,口口缘之。随得随失者,为贪等毒所夺。”资持记释云:“随得谓受食,随失谓忘念。...文殊菩萨心咒: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.持诵文殊五字咒(文殊菩萨心咒、亦称文殊智慧咒)的主要功德,...(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)...礼佛大忏悔文...
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,要老实。怎么样老实呢?比如经典常常讲到我们对经典怎么熟悉,读诵、书写、礼拜、念佛、...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,你在这里打坐,打了多少个妄想?一刹那一个妄想,一刹那又一个妄想,一个妄想就是一个...
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,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,或二者兼而行之。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...
【原文】 佛法贵精不贵多。精贯多。多不能专精。故提纲挈领之道。不可不急讲也。纲领者。现前一念心性而已。心性不...有一天,我在上课时说:「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,放下分别执著,就不会被烦恼困扰,这样你就是有智慧、有福德的人了!...
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,这个《净土圣贤录》有讲到。这个夫人福报很大,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。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...各位善知识:《孝经》:子曰: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复坐,吾语汝。孝经中,孔子说,孝,道德的根本,言教...第一: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。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、伤害别人、毁谤别人、批评别人的时间,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...
一生补处
【佛光大辞典】
上篇:一生族 | 下篇:一生补处菩萨最胜大三昧耶像 |
(名数)一随说因。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,及不系缚之法,随其见闻觉知而起言说,是名随说因。二观待因...
根义
支过
众同分
三事戒
妙意菩萨
写照
心差别相
七种最胜
梵众天
阿喇喇
食存五观口口缘之
【大藏经】文殊菩萨心咒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普贤菩萨行愿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礼佛大忏悔文

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
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

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

佛法贵精不贵多
圣严法师:把自我的立场放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