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劣的见解,即我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等五种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Hufa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。音译达磨波罗。为南印度达罗毗荼国建志补罗城一大臣之子。幼怀雅量,长志弘...何等饶益无记?谓如有一于自仆使妻子等所,以非秽非净心而行惠施。...乃对自他“身分”贪着所说之七种不净。即:(一)种子不净,烦恼业因之内种,与父母遗体之外种,皆为不净。(二)受生不...(术语)坚冰之观想也。观无量寿经曰:见水澄清,亦令明了,无分散意。既见水已,当起冰想。见冰映彻,作琉璃想。...禅林用语。谓为行慈悲,完全与尘世众生和合,以化导众生行善止恶,达到济度之目的。乃第二义门之施设,慈悲方便之作...(术语)无明无始,故生死亦无始也。...一法智 二比智 三他心智 四世智 五苦智 六集智 七灭智 八道智 九尽智 十无生智 十一如实智 次三无漏根而...【谄有八种行七种事】 p1342 瑜伽六十八卷六页云:复次欲界中谄,有八种行,及七种事。云何八行?一、迷惑谄行,二...(喻)生死之苦海能令人漂流和湮没。...【无散乱心听闻正法】 p1091 瑜伽三十八卷十五页云:云何菩萨无散乱心听闻正法?谓由五相。一者、求悟解心、听闻正...行事钞·四药受净篇:“明了论疏云,若病服七日药,随病为量,若差须舍。若无病复不饥,非时食者,得非时食罪,油蜜...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,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《宗本》《物不迁》等四论。但末代弘经,允属四依...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(一)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,名曰满贤,...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。以契经说三界唯心。心意识了名之差别。此中...
【又善男子。若诸菩萨摩诃萨等。不著内想。不著外想。不著内外想。不著过去想。不著未来想。不著现在想。名第三法。...
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,心中很烦很气,你看看这个气多少秒、多少分钟可以过,还是几天、几月,甚至几十年都忘不掉。...
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,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,被老方丈叫住了,老方丈对小沙弥说:果核是树木的心脏,不要随手...
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──誓愿力、观照力跟行动力,其中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,即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,...
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跟法华经有一定因缘的所有四众来参加法华会 【如是我闻。一时。佛住王...大迦叶尊者喜欢向贫穷的人乞食,而不向有钱人乞食。一天,尊者准备去乞食前,先入定观察应该给哪里的穷人种福田,观...原文 (莲池大师《弥陀疏钞》 先明总者:谓如来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,则一代时教,总其大意,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...
塔的历史典故 佛塔,梵文译名是窣堵婆(STUPA),略译作塔婆、浮图、佛塔等,意译为高显处、功德聚、圆冢、塔庙等,...
恶见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恩爱河 | 下篇:恶道 |
【我无苦无乐】 p0650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六页云:我无苦无乐者:谓在第四静虑,乃至无所有处。诸得定者,知彼有...
护法(Dharmapala 约6世纪中叶)
饶益无记
七种不净
冰想
和泥合水
无始生死
十一智
谄有八种行七种事
生死流
无散乱心听闻正法
七日药制限
【大藏经】肇论
【大藏经】撰集百缘经
【大藏经】唯识二十论

你东想西想,定不下心来,最后毫无所得

你的贪嗔痴多久能平复

把自己的心儿丢了

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

梦参老和尚:妙法莲华经
贫穷老母布施臭米汁
大安法师: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