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施之一,即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(术语)人命终后未受报之间,是中有也,中有之寿命但极于七日而死,死而复生,未得生缘,则至七七日,七七日,罪业...即药师如来。医王即药师,其国名叫净琉璃,在东方。...在这一生中就能登入妙觉之佛位。天台宗说三论唯识等各宗的法门,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能达到佛位,而天台宗的圆顿妙觉...日本净土宗于旧历十月所举行之十日十夜念佛会。又作十夜法要、十夜念、御十夜。大无量寿经(大一二·二七七下):“...【远行及独行无身寝于窟】 p1258 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页云:问:世尊依何根处,说如是言:远行、及浊行、无身、寝于窟...(名数)一贪结,贪着生死法之烦恼。二恚结,忿怒违情事之烦恼。三慢结,恃己凌他之烦恼。四嫉结,妒他盛荣之烦恼。...(术语)谓根本无明。是为真如自体之迷惑,故名同体之惑,如波与水同体。法华玄义五曰:无明是同体之惑,如水内乳,...【受持过失】 p0728 瑜伽七十九卷十页云:由二因缘,应知受持过失。一者、受持狭小唯不了义经故;二者、于所未...(术语)制遮与容受也。同于折伏慈悲。佛以慈悲智慧圆满,于智慧门制遮逆恶众罪,于慈悲门容受善恶一切而无漏也。无...【诸行止】 p1345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:卽此五离系品界,由一切行,永寂静故;名诸行止。...(术语)誓愿约束。就佛菩萨之救济而言。...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。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,结出谶微,分别善恶,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,瞋恚有薄厚...(弘化社32分本)...佛说盂兰盆经...
【解脱宝所依。福海具精进。悲意乐聪敏。救苦诸有情。】 把解脱形容得像宝一样,地藏菩萨是一切解脱宝所依赖的。地...
《无量寿经》中,释尊悬记: 当来之世,经道灭尽,我以慈悲哀愍,特留此经,止住百岁。其有众生,值斯经者,随意所...
真心不堕妄境!就像一面镜子,镜子可以照了整个外境,但是它跟外境没有真实地结合。你看一个男人站在镜子前,它就随...
《心经》二百六十个字,可以分为两个部分。 从观自在菩萨到是无等等咒叫显说般若,用明显的道理来阐述般若的妙义。...
一、物质财富是无常的 论财富西汉司马迁《史记货殖列传》说: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原来熙熙攘...
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,他在晋明帝的时候(322至325年)。他那一世是一个很贫穷的命运,可能连生存都有问题。由于这...
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,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,忆佛、念佛的时候;也就是说当我们明了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圣号一接...说到人的死亡,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,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,而是每个时辰,每一刻、每一秒都在衰老。庄子讲得更彻底,...
法施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法照 | 下篇:法显 |
教,指如来所说之一大藏教;体,即体性。谓十种教法之体。出自澄观之华严玄谈。即:(一)音声言语体,以语业为教体,...
七七斋
东方净琉璃医王
一生入妙觉
十夜
远行及独行无身寝于窟
五结
同体之惑
受持过失
抑止摄取
诸行止
誓约
【大藏经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盂兰盆经

资生资具,地藏菩萨可以满足你的愿

法灭之时,独留此经住世百年

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

《心经》那么好,要如何去运用

【推荐】财富有枯竭的一天,只有自性宝藏才是取之不竭

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
